百丽广场改造、海信广场三期开业启动1000户居民房屋征收……2023年市南这么干!
今天上午,市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黄海饭店开幕。
记者了解到,2023年,市南区已划好工作重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具体来看,将重点实施六项行动,其中很多重点工作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市南区将厚植主导产业塑强发展优势,打造总部商贸、航运物流等千亿级产业。
壮大金融产业综合实力。引进科创金融总部 2 家,引入法人金融机构 2 家以上,新增金融机构及企业 100 家。完成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升级改造,拟上市企业突破 50 家,新增上市企业 2 家以上。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赛道。构建“1+1+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系,实现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 240 亿元,出台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建设元宇宙标准化应用创新基地,举办全国首个元宇宙开发者大赛。
促进时尚消费扩容升级。新增全球销冠、全国首店、品牌旗舰店等20家以上,引进年销售额超30亿元的商贸企业10家以上,新增区域总部5家,实现总部商贸营收突破2500 亿元。推进海信广场三期开业运营,打造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集聚区。
强化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艺术城区,举办国际小提琴比赛、庭院艺术节、原创音乐节、电竞节等艺术节会。做优全省文旅康养强县品牌,打造文旅康养项目10处。擦亮“山东青岛老城近现代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金字招牌。
推进载体更新拓展产业空间。打造一体化全域无边界创新产业园,推进总投资300亿元的8 个现代都市产业园建设,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园、元宇宙产业创新园腾笼换鸟,推进华通中联科技产业园、春峰里青岛数智都市产业园业态提升,建设延安三路科创走廊。实施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福州路园区、e+航运科技服务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路园区升级改造。
提升旅游环境品质。以迎办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实施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奥帆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中山路历史城区实施 5A 级景区标准化管理。提档升级中苑等5个旅游码头,改造提升4处海水浴场,开发“奥帆至老城”海上线路,丰富游艇、帆船海上旅游项目,高标准建设奥帆中心和历史城区 2个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滨海一线 处服务驿站。
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实施太古等历史遗留项目改造提升,启动百丽广场改造等50余个项目。新建、续建停车场项目11个,建设泊位2800余个,开放共享经营性停车场 30 个、共享泊位 5100 余个,完成天福苑人行过街天桥建设,对登州路等4条重点道路进行拥堵治理。
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实施23个老旧街区改造项目,改造建筑面积 242 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250万平方米,加装电梯投入使用100 部以上。打造多层次、多维度“花海市南”,建设口袋公园7个,建成林荫廊道7条,打造立体绿化9处,完成滨海步行道二期施划。
突出民生改善加快环境提升。启动1000户居民房屋征收,实施中山路协同区域14万平方米建筑立面、管线和楼院环境整治,完成黄岛路、天津路、河北路、河南路等区域5万平方米建筑修缮,推进中山路片区、苏州路片区等12个重点项目,实施中山路主街、太平路栈桥封闭区域道路铺装焕新及景观亮化绿化提升工程,推动中山商城人防停车场投入运营。加快推进青岛湾广场建设,打造青岛湾广场城市地标。完成栈桥地下通道改造,打造栈桥、大鲍岛夜景主题灯光秀。
突出业态重塑促进经济繁荣。坚持“老里院+新经济”“老建筑+新消费”,植入时尚消费、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新型业态,重点突破中山路主街和大鲍岛等 5 大街区,推动中山路一号、百盛商厦等地标项目全面焕新,新引入商文旅项目 50 个,推进城市花坊、蕞美书店、超感 VR 体验馆、海洋元宇宙馆等品牌项目开业运营。推出“遇见美食”寻味老城等 18 条旅游线路,建成国内首个“元宇宙历史街区”,实现中山路整体开街运营。
增强数字治理效能。推进数字政府升级,推动电子证照“应用尽用”,加大数据开放共享力度,打破部门间、区街间“数据烟囱”,实现非涉密业务“网上办”“掌上办”。优化数字社区环境,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快递、零售、团购等智慧服务设施进社区,建成中山路智慧管理信息系统,打造中山路智慧街区样板。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数字服务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积极接入全市“一码通城”应用平台,丰富“一部手机游青岛”市南板块功能。
守牢平安建设底线处规范化智慧警务驿站,全年零刑事警情累计时长较上年度再提升10%。提升城区燃气安全水平,为 2.9 万户特殊群体安装智能安全燃气阀门,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完成东、中、西部社区应急救援中心体系建设,打造“5 分钟应急救援圈”。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就业 3.7 万人,困难人员安置率 90%以上,新增招聘岗位 1 万个以上,开展就业培训 8000 人。高标准启动 3 处综合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建立“普惠+特惠”养老服务分层分类保障机制,推行长者乐享助餐项目,打造10处社区养老服务站。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托位500个,试点在楼宇、园区开设普惠托育机构。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推进 22 所学校、幼儿园校舍维修改造,完成青岛连云港路小学主体封顶,推进青岛第七中学北楼重建。完成20所学校教室改造,更新区教育网络中心机房、少体中心游泳馆等场所设施设备。升级“1246”集团化办学项目,打造“一长多校”“三型”教育集团,推进小初高跨学段深度衔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省市区三级名师培养梯队,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25名,启动教师点单式供给试点。创新“民转公”幼儿园转型模式,公办率、优质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实施初中课后服务晚餐补贴项目。
持续提升工作效能。深化“摘星夺旗”考核机制,继续办好局长书记擂台赛,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深化主导产业“链长制”,推进产业资源统筹协调、融合联动,做优做强“6+1”主导产业。深化历史城区管理改革,聚焦5A级景区管理优化,建立“历史街区建设运营中心+区属国有企业”的运营机制。
切实强化作风建设。全力推进政府系统清廉建设,严格正风肃纪,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行为零容忍。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加强政府作风能力建设,提振“六种精神”,践行“十二条军规”,营造干事氛围,激发创业热情。
来源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摄影 宋新华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