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产业园:科创产业孕育新机遇
今年7月,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2019年中国企业研究报告》以及2020年新晋企业榜单,青岛有6家企业成功入选——聚好看、特来电、日日顺、卡奥斯、能链集团和伟东云教育。这个数字,也让青岛在企业数量上升至全国第七位,北方城市第二位。
青岛一直是创新创业的热土。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所说,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青岛是一个平台,一个汇聚天下创新创业者的平台;青岛是一个生态,是成全四海不畏风险的智者成长成功的热带雨林。如今在青岛,产业、资本、人才等各类要素正充分集聚,逐步凝聚成这片“热带雨林”生态循环所必需的阳光雨露、肥沃土壤。
(图注:在10月28日举行的2020青岛创新节开幕式上,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2020中国创新创业城市生态指数研究报告》,青岛再次跻身“双创领跑型城市”。)
去年以来,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呈现出多点齐发的强大攻势。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青岛下线”“深蓝”号等三艘重量级科考船在青岛入列;青岛造“人工眼角膜”获批上市;海尔智家、海信集团分别在2019年实现营收2007.62亿元、1268.6亿元,在全球家电行业身处低潮的大背景下,正向世界级高科技企业快速“进化”……
围绕科技引领城建设,青岛市重点聚焦海洋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攻关、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军民融合、科技“双招双引”等方面,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集中发展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集群,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创业环境,跑出了城市发展“加速度”。
“科研本身不是创新,从科研到投入市场的全过程才是创新。”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一席话,道出了科创化为产业项目、落地为城市动能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发展新动能的源头,企业则是科技发挥经济引领作用的“生力军”。而所有青岛正在布局的产业,都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青春产业,都在不断聚集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形成孕育更多的“热带雨林”。
“青岛要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必须要有科技创新引领的能力,要提高创新的能力,蕞要紧的是把人才和资本结合在一起,实现资本与人才的相互撬动。”在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这样说。
因此,围绕集聚全国全球创业风险投资,青岛正建设良好的产业生态,以平台思维促进人才、资本、技术、企业、园区、孵化器等要素互动,为创业风险投资培植丰沛的项目源。自去年起,青岛开始加快推进创投风投产业的发展,吸引全球创投风投资源,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今年创投风投大会的如期举办,更是给资本市场传递了投资青岛的信心。截至今年6月底,青岛已吸引备案私募基金656只、增长42.6%,管理基金规模达949.2亿元、增长33.8%。
(图注:在10月28日举行的2020青岛创新节开幕式上,十大重点项目签约落地青岛,覆盖医疗健康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技术研究等多个领域。)
今年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青岛更是迅速启动了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会议平台——亚布力论坛夏季峰会、2020中欧企业家峰会、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暨创意青岛大会、2020青岛创新节……每一次盛会都是一个资源配置的平台,都与“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做事。青岛有资源也有能力,利用资本的力量促进企业茁壮成长,推动“双循环”运行更加顺畅。
青春之岛,也是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城”。10万套人才公寓,大学生住房补贴,蕞高4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和蕞长3年的全额补贴,“金种子”人才储备工程,“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和“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系列招才引才品牌……创业者需要的,青岛都替他们想到了。
然而,这还不够。“真正的人才决不会只满足于青岛给他们一套海景房来看海,他们需要的是创业,是自己创造创新的价值实现。”
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青岛近年来不断放大招才引智品牌效应,搭建高端人才集聚发展平台。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引进培育各类人才9.25万人,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714户,创业密度跃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启用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升级博士创业园,推动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转型发展;统筹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引才资源,国内引才引智工作站已达12家,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达33家,不断拓展引才半径,织密引才网络。
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头部资源,青岛加大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破除体制障碍,大力营造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浓厚氛围,为更多企业成长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
作为东西南北大循环双节点城市的青岛,正用市场逻辑和资本力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合伙人参与未来建设。而青岛也乐于成全他们的创意创造,在10月28日刚刚举行的2020青岛创新节开幕式上,《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构建“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汇聚天下英才,打造青春之岛、创业之城。建设创业城市,已成为这座城市当下的雄心壮志。依托科技创新汇聚产业、资本、人才要素,“热带雨林”必将生机勃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时机非同寻常、议题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会把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把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创新是头部动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能抢占先机、广纳天下英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制高点。全会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支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奋斗中来。一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引进培养人才,围绕强化国家科技创新力量,聚焦基础研究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现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青年才俊和顶尖人才,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二要以改革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健全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的激励机制,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真正让人才潜心研究、致力创新、发挥作用。三要以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激励人才爱国奉献,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强化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引导广大人才发自内心听党话、跟党走,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四要以尊重关心服务凝心聚力,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推进人才之家和人才驿站建设,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加强优秀专家和团队的宣传表彰,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风尚。
长治高新区2021年的发展现状及规划:在全国率先构建‘113’创新体系
甘肃酒泉市阿克塞县发生5.5级地震,青海、敦煌有震感!(附地震自救知识)
在线旅游被疫情反复“毒打”,疫情过后如何将发展模式从“恢复”切换至“增长”?
复旦大学: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不构成学术不端等行为,【附】张文宏论文被举报涉嫌抄袭事件始末
30天一个近万亿市场轰然倒塌,在线教育行业从业者试图记录这30天的巨变
长治高新区2021年的发展现状及规划:在全国率先构建‘113’创新体系
“汽车机器人”概念车、上线“萝卜快跑”......一文看尽百度世界大会干货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