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百亿级产业园区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首次对外推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聚力打造百亿级产业园区 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首次对外推介
8月4日上午,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首期招商推介暨2022青岛生物医用材料前沿论坛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科研专家和研究团队、生物医用材料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就国内外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现状、发展动态、技术创新等深入交流,共商生物医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发展路径。当天,以“打造百亿级产业园区”为发展目标的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首次对外推介,受到众多与会企业的青睐。
本次活动在青岛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工信局的指导下,青岛科技大学、中化创新研究院的支持下,由市北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化创新研究院青岛中心承办。
青岛市投促办招商项目专班负责人刘东兴在致辞中表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是我市布局发展的 24 条重点产业链之一。2021 年我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19 亿元,同比增长 13.9%。未来,立足我市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核心原材料、特色药品制剂、医药服务外包行业,医疗器械产业将重点突破康复医疗、医学影像、高端治疗等设备制造,力争以大项目为牵引,构筑产业发展“强磁场”“好生态”,到 2024 年产业规模突破 300 亿元,构建国内独具优势、彰显青岛特色的领航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体系。下一步,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在青岛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市北区政府副区长严俊在致辞中表示,市北区是青岛主城中心区,百年青岛工业文明之源、城市文化之根,产业基础雄厚。今年以来,市北区按照“走在前、开新局”要求,围绕“2+6”特色产业体系,聚力“腾笼换金鸟”,突出新兴产业引领,做精医养健康产业。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市北区已集聚了钢研、有研等国家级研发中心,拥有青岛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研究院和橡胶谷、纺织谷等园区载体。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作为市北区重点推进的百亿级大项目,必将进一步促进市北区科创产业和人流的导入,带动低效片区高质量发展。
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鲁大阳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自去年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市北区签订《青岛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即青岛市北区郑州路两侧改造项目以来,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就积极作为,完成区域产业规划报告编制,推动中国中化内部产业资源版块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接洽。今年,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在市北区选取产业过渡载体落地中化创新科技研究院山东创新中心项目,打造以产业与实体融合、低碳环保、智慧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创新型科技新园区,持续推动青岛都市创新产业升级。
现场,市北区人才发展推进中心主任黄睿对市北区人才政策进行推介。中化创新(北京)科技研究院产城事业部总经理龚磊对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进行产业招商推介。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规划位于市北区郑州路两侧改造项目,将结合青岛科技大学在新材料领域的专业优势及闫家山三线换乘TOD的建设契机,以国际化科技服务和都市型服务产业为方向,重点发展橡塑材料、绿色化工、前沿新材料、高温合金、智能装备、海洋新材料等六大新材料产业,打造“两平台一中心”,即国家级校企示范科研平台,新材料小试、中试平台,中国中化RCEP贸易中心,构筑优势突出的“2+6+3”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形成滨河创新带上的产业示范发展区。
在2022青岛生物医用材料前沿论坛上,西湖大学工学院院长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讲席教授程建军,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Biomacromolecules副主编吕华等专家学者就多肽的仿生合成和应用、聚氨基酸的简便合成与生物医药应用、生物医用光学功能材料等专业领域进行专题报告。论坛还设置了产学研对接环节,与会企业与专家团队、新材料科学城招商团队深入交流对接,擦出合作的火花。
《山东省“十四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将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初步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集中力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等4个领域共28个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青岛以制造业立市,新材料则是其“十四五”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与先进制造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协同性强。
目前,新材料产业在青岛各区都有布局。尤其是市北区,在新材料领域已汇聚了国内橡胶与轮胎行业50%以上的专家学者,北部规划的千亩新材料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橡胶新材料、轮胎装备制造、轮胎生产及示范、化工橡胶行业服务平台等产业、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的基础。
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所在的郑州路两侧改造项目位于李村河畔,紧邻青岛科技大学,是市北区加快构建“2+6”特色产业体系和“两带三区”发展布局的关键板块,也是市北区规划建设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高地。下一步,将同步建设、同步招商,年底前将会率先引入青岛金茂等一批项目。
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聚焦创新驱动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主动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研成果孵化、加强科研管理服务,熔铸鲜明的“政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青科大现象”。中国中化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研发设施,以及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在材料科学板块实施全球化运营,生产基地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产品组合丰富,涵盖工程塑料、硅材料、聚合物添加剂、氟化工、电子化学品、特种纤维等业务领域,致力成为世界一流的车用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并提供关键原材料。
由此可见,青岛科技大学和山东青岛·中化新材料科学城的“强强联盟”,再加上市北区有研、钢研集团等既有的研发优势,必将会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打造滨河创新带上的示范发展区,带动低效片区高质量发展;科创产业和人流的导入,也将会助力区域重塑活力,成为青岛城市更新产城融合的范本。
(来源:观海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