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局
建立工业用地控制线刚性保障制度,城阳区工业用地红线%左右。创新出台低效片区工业企业“留改拆”机制,明确优质企业识别标准、安置方式、要素保障等措施,对高成长性企业实行稳心留根、单列扶持,支持就近扩能升级。完成惜福镇街道新华五金项目“留改拆”各项流程,切实保证项目用地需求。协调轨交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及时化解存量企业的用地难题,铁路橡胶厂、大上电器已通过轨交委项目准入例会,预计解决土地175亩。
二是深化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制定实施《城阳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办法》,在原“亩产效益”评价范围基础上,将全部工业企业纳入评价范围,优化设置基本指标和加分指标,评价结果分为A类优先发展、B类支持发展、C类提升发展、D类限制发展,为科学识别、精准支持企业提供依据。今年以来,城阳区参评企业1706家,较上年度增加140家;评出A类336家、B类971家、C类308家、D类91家,均达到省市规定的比例要求。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闭,对267家C类企业、76家D类企业实施差别化政策,对41家C类企业、15家D类企业实施豁免,蕞大程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配套出台《“亩产效益”评价企业差别化价格政策》,实行差别化的水、电、气价格,激发企业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绿色引导作用,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制造等惠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宣贯活动4场次,覆盖约200家企业。新增省级绿色制造名单11家、市级18家,累计培育市级及以上绿色制造名单63家,居全市第2位。加快构建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城阳区北辰循环入选工信部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白名单,海科佳等4家企业成功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入围数量全市头部。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