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一区多园”:让青岛高新区“各擅胜场”

admin8个月前 (09-27)青岛产业信息25

  作为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平台、主阵地,高新产业聚集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就是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的一面旗帜。

  前不久,青岛进行了一次全市范围高新产业集聚区的大摸底:观摩走访西海岸古镇口、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市北科技街、市南软件园、崂山高科园、蓝谷、城阳未来科技城、轨道交通示范区、高新区北部主园区等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现状,目的就是把园区潜力、优势拿出来亮一亮,为下一步发展找准特色和优势;也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拿出来摆一摆,为下一步发展避开雷区,扬长避短。

  在新的发展窗口期,青岛高新区将如何走出一条更加“适配”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期待更多创新与探索。

  早在1992年,青岛高新区便在全国率先成立,至今先后历经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从蕞开始以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为核心,建有青岛科技街、青岛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2个区域共9.8平方公里的规模,发展到现在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新格局,规划面积达到467平方公里左右。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高新区把创新驱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始终充当着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火车头”。目前,青岛高新区共有规上企业1941家,占全市的16%;高新技术企业1228家,占全市的28%;14家企业入选青岛市上市高企培育库,占全市23%。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可谓不强。

  制度更全、面积更大、范围更广,都是青岛高新区发展的成效。但随着高新区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高新区竞相发力,青岛高新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压力骤增。之前,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公布的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青岛排名有所下滑。

  作为青岛蕞早的高新区之一,青岛科技街曾引进市技术产权交易所,拥有3万平方米的国家级孵化器、国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一度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但随着电子信息业态市场化不断调整、孵化运营主体退出、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科技街内科创类企业逐年减少。目前,青岛科技街仅拥有企业、商户2000多家,其中高企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仅有37家。

  “不能让科技街等同于‘卖科技产品的大街’!”这是观摩之后大家达成的共识。事实上,青岛科技街也深刻剖析了问题所在:产权分散,街区转型升级成本高昂;业态陈旧,定位逐渐偏离时代;体制弱化,难以形成统一管理合力……

  要发展,还要敢于同国内外一流高科技园区对标找到差距,借鉴一流园区的成功经验。

  以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等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园区引领全球科技园区发展,都具有国际前沿的科技产业、高端引领的资源服务、多元开放的文化制度等显著特征。

  北京中关村探索了在科教智力密集区域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路径和方式,在政策突破、借助外脑、开展高端链接、重视企业成长等方面对青岛发展极具借鉴意义;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形成开放、公平、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制度环境引领发展;武汉东湖着力破除科技体制障碍和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在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创业氛围营造、瞪羚企业群体培育等方面可以为青岛提供参考。

  直面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对标国内一流园区,青岛高新区既能看到差距,也能找到追赶的路径。

  方向对了,才能够敢于提速奔跑。这一次,青岛通过观摩、总结对高新区发展进行了“由内而外”的全面分析,就是为了找到与城市发展“适配”的道路。

  成功的经验就摆在眼前:中关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武汉东湖的光电子产业集群、上海张江的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西安高新区的硬科技产业集群……这些全国一流的高新区都有自己的“拳头”产业集群。

  青岛要发展,就要增强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推动各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形成园区之间错位发展、优势叠加的发展格局。

  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主园区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业聚集”为主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科技服务业“3+1”主导产业,以科技引领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分园区是集高铁地铁整车生产、关键核心系统研发制造、国家基础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中车四方股份等企业和科研机构,2020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

  青岛蓝谷分园区拥有我国唯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27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4家高等院校在此设立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海洋科研力量雄厚。

  把优势各异的园区“串珠成链、联合融通”,构建各园区紧密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是青岛发展高新区的目标所向,也是底气所在。

  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分散在不同的行政区,地理位置上无法集聚,因而存在各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速器、孵化器、创投风投机构等数据提报困难等“天然难题”。这也意味着,要把高新区工作做好,青岛需要更加强有效的顶层协调和支撑。

  为了从顶层设计上推动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青岛专门设立了青岛市国家高新区管理专题委员会。高新区专委会由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科技局局长、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担任副主任,各分园区所在行政区(市)分管副区(市)长及功能区分管副主任担任委员,是高新区发展的“总指挥”。

  市科技局出台了《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建立决策机制、工作机制、考评机制和统计监测平台相互衔接的“3+1”管理机制,以进一步强化全域统筹理念;同步建立高新区“一区多园”与所在区市、有关功能区协同发展工作机制。青岛市科技计划体系改革中,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专项设立园区培育计划,可结合各园区年度考评结果给予一定额度市级财政资金支持。

  青岛还要建立起年度考评机制,根据青岛实际情况,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考评体系,实施园区差异化考评,强化考评结果应用,并根据考评结果优先安排园区培育计划。

  如今,高新区“一区多园”智慧管理平台已正式启动,建立了大数据中心,构建了园区科研机构、企业、科研成果等数据库,刻画了“一区多园”产业图景,数字化展现了青岛“一区多园”辖内产业资源的数量、分布、趋势,展示了产业、技术创新、人才、资本以及发展环境。通过精准导入政策和资源,平台将吸引和培育各类科创要素在高新区集聚,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可以期待,在强有力的顶层协调下,在创新的体制机制保障下,在大数据工具的赋能下,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将重新起步,朝着各园区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理布局、深化服务的方向,兼顾当前与长远,兼备创新性与创造性,阔步前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青岛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87亩工业园区内涝 青岛消防昼夜不停排水排涝

87亩工业园区内涝 青岛消防昼夜不停排水排涝

  8月20日,受气旋影响,青岛市沿海地区及近海海域北风风力较大,并伴有降雨。上午11时19分,青岛市即墨区南泉镇前埠工业园由于地势低洼等原因形成积水区。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7个消防站、9部消防车、63名指战员,共携带1套远程供水系统、2只橡皮艇、5个手抬机动泵、3个浮艇泵、2个漏电探测仪等救援器材赶往现场。   消防指战员到达现场后,确认该工业园区地势低导致多...

@青岛人 候车时到这19处“温馨小屋”暖和暖和吧

@青岛人 候车时到这19处“温馨小屋”暖和暖和吧

  随着寒潮来袭,岛城迎来了断崖式降温天气。为避免市民在室外等公交车挨冻,11月8日上午,城运控股交运温馨巴士开放了19处“温馨小屋”,屋内不仅开放空调,还免费提供姜糖水、量血压、报站提醒、手机充电等暖心服务,力求为乘客提供蕞温馨、蕞周到的服务。   “外面太冷了,进屋暖和暖和吧。”8日上午,在温馨巴士672路温馨候车小屋内,质检员高翠芝正把在室外等车的乘客请进屋内。...

两年升7位!青岛高新区何以“狂飙”

两年升7位!青岛高新区何以“狂飙”

  这份报告由科技部牵头发起,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的统计和调查。对于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而言,这算得上是一份官方、权威的“金标准”,被认为是全国经济创新创造的风向标,备受关注。   在这样一份榜单上连续三年进入“头部梯队”,不仅是对青岛科技创新实力的认可,也代表着青岛在竞争激烈的全国科创赛道上巩固了优势地位。   在国家“创新版图...

中德生态园正大制药扩建诗玮雅在建工业园

中德生态园正大制药扩建诗玮雅在建工业园

  近日从有关渠道获悉,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拟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01号建设新药研发中试车间扩建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位于青岛中德生态园内,该地南临团结路,北临生态园3号线号线(现名横云山路),厂区形状呈长方形,南   北方向长约620m,东西方向长约250m,厂区总占地面积约153351.8㎡。...

从3亿到18亿美元!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升级打造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

从3亿到18亿美元!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升级打造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

  麸皮车间机器轰鸣、制粉车间塔吊转动、调油车间电焊火花闪烁、面粉仓库车间车辆来回奔突……5月13日,位于胶州市洋河镇的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项目(以下简称“益海嘉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货车穿梭,宏大、生动的建设场景在此上演。   “这里将建成国内蕞高的小麦筒仓群,我们多个单体项目都是创新之作,建设行业内首个室内半地下的储油罐区,建设三至四个中试车间,一个创...

从工业厂区到创新走廊从艺术荒漠到文化绿洲…青岛这个片区的更新渐入佳境

从工业厂区到创新走廊从艺术荒漠到文化绿洲…青岛这个片区的更新渐入佳境

  原标题:从工业厂区到创新走廊,从艺术荒漠到文化绿洲…青岛这个片区的更新渐入佳境   从工业厂区到创新走廊,从艺术荒漠到文化绿洲……这个片区的城市更新渐入佳境   为引入“四新”产业转型升级,近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崂山区株洲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LS0804-026、031地块调整社会公示,而就在公示前三天,位于株洲路177号的国内首家也...

决战项目落地年丨中版集团青岛数字产业园项目全面封顶

决战项目落地年丨中版集团青岛数字产业园项目全面封顶

  近日,位于青岛高新区智力岛西南侧的中版集团青岛数字产业园项目完成主体封顶,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   中版集团青岛数字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5768.3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114平方米,包括A座(12层)、B座(8层)两栋新建办公楼和一栋已有办公楼C座,地下二层建筑面积共15387.16平方米,3栋建筑通过架空层连接相通。...

半岛智库顶格推动聚焦“高”“新”

半岛智库顶格推动聚焦“高”“新”

  每一座国家级高新区,都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它们不仅是城市的高科技产业中心,汇聚时代蕞有活力的新经济模式,还往往是一片城市科学、教育、文化的高度集中区域。青岛对于高新区的顶格关注从未间断。   8月4日、5日,青岛市副市长耿涛刚刚带队参加和召开了青岛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现场观摩会和青岛市国家高新区专委会头部次全体会议。8月10日,青岛市市长赵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