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央创新区
自2015年起,青岛中央创新区着力构筑“一道一园两街”,即青岛滨海创新大道、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金株创业大街和青岛创客大街。至2018年底,青岛滨海大道沿线,高校院所、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云集,形成“环渤海”地区高端研发资源聚集带;在株洲路及周边地区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打造金株创业大街,形成山东半岛高端产业隆起带;依托各大高校及专业运营机构,建设了青岛国际创客社区、青岛创客大街等高端众创空间,形成创业领军人才汇聚带;青岛国际创新园二期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整体布局基本形成。
青岛国际创新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创新创业核心区
青岛国际创新园位于青岛国家级通信产业园规划区域内,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80公顷,其中青岛国际创新园总占地面积约16.1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3亿元,包括15座产业和创新楼宇,是崂山区打造青岛中央创新区的重要载体和支撑。重点产业楼宇包括科技孵化大厦、智慧产业大厦、智能制造大厦、区域总部大厦、虚拟现实大厦、教育装备产业大厦、中科曙光大厦、“千山大厦”和“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等。
株洲路片区——山东半岛高端产业隆起带
株洲路片区是崂山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区域。片区总用地面积约20.9平方千米,集中了海尔、海克斯康、双瑞、杰瑞、海德威、杰华生物、黄海制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青岛国际创新园、海信创智谷等产业载体。启动了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并陆续启动检验检测、光学医疗、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该片区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有海尔云谷、澳柯玛智能产业园、杰华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光学医疗产业园、检验检测产业园等。
滨海大道沿线——“环渤海”地区高端研发资源聚集带
在青岛滨海大道沿线,重点布局高校院所、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和虚拟现实、微电子等新兴产业,集聚了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3所高校以及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等5家科研院所,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聚集了北航青岛研究院、院士智谷、青岛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中心以及歌尔科技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园、中科光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沿线%的虚拟现实高层次人才团队资源,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顶级研发机构、国家级实验室和创新平台。该区域重点建设的项目有歌尔科技产业园、北航青岛研究院、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微电子产业园、青岛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院士智谷)。
青岛国际创客社区、青岛创客大街——创业领军人才汇聚带
以青岛大学为核心,整合周边区域载体空间建成全市首个创客街区——青岛创客大街,依托清控科创、邻客、BINGGO咖啡、I创等创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客和草根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和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青岛国际创客社区以巨峰创业大厦、如是邦文创社区、侨商创客谷等项目为核心,引进国内知名运营机构进行统一运营管理,通过街区内不同空间功能定位的融合互补,打造为集创业、社交、休闲、文化创意、居住为一体的国际创客社区和中国青年创业社区。重点项目有:青岛创客大街、侨商创客谷、巨峰创业大厦、青岛海草·优客工场等。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中科院微电子所青岛EDA中心等34个项目纳入青岛市新旧动能重点项目库。杰瑞海洋、软控绿谷、国际创新园三期等45个项目纳入区转型升级项目库,累计投用载体面积82.9万平方米,在建载体面积80.7万平方米,储备载体面积50.9万平方米。其中,青岛滨海数据中心、海德威产业化项目等5个项目建成投用;医疗器械产业园、中科曙光等31个项目顺利推进。海尔云谷首期、澳柯玛智能产业园东区完成主体封顶;杰华生物二期项目用地确定项目拟选址用地。国际创新园二期13座产业和创新楼宇建成投用,歌尔科技产业园项目主体封顶。启动创新园三期规划工作前期摸底程序,对创新园南侧、西侧约19.73公顷土地进行前期调研和土地摸排,确定开发建设范围。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巨峰科创,在莱西市姜山镇建设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巨峰产业化基地,已完成45.33公顷土地竞拍,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土地使用证,完成地籍调查和规划设计方案。2018年,新认定区级众创空间5家,区级以上众创空间总数达26家,其中国家级10家;孵化器总数达到21家,孵化器载体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智慧产业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集聚智慧产业企业约36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8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年产值达256亿元。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服务领域,新引进大数据产业育成平台、阿里云山东云计算平台、教育装备产业园和飞熊领鲜跨境电商平台4个重点平台,集聚了华为云、领鲜网、阿里云等23个高成长性项目。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引进了中译语通、博云视觉等5个高品质项目。
智能制造产业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集聚智能制造产业企业13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9家,专精特新企业48家,规模以上企业69家,年产值达141亿元。推动海尔COSMO智能制造云平台项目落户智能制造大厦,依托青岛工业互联网创新工场,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合作建设首条智能制造样板示范******线、“工业互联网企业医院”、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推动硬创互联的硬件孵化及智能制造加速平台运营。
虚拟现实产业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集聚虚拟现实产业90个项目,含企业79家、科研机构11家,年产值达40亿元。启动青岛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规划建设,引进虚拟现实企业及研发机构32个,举***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虚拟现实大会暨第八届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大会、第四届中国虚拟现实产学研大会、头部届国际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打造虚拟现实产业大厦,为虚拟现实产业项目承载和示范应用奠定基础。
生物医药产业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集聚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等细分领域生物医药企业40家,年产值达45亿元。杰华生物完成新标GMP认证,成为全省首家硬科技独角兽企业。“乐复能”取得国家药监局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成为山东省近14年来首个获批的国家一类新药,自5月投产上市后,当年合同和销售收入达7亿元。黄海制药三期厂房主体竣工,森淼产业园完成项目准入,康伦生物加快主体施工,组织医疗器械产业园签订转型升级协议。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集聚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约6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4家,规上纳统企业13家,上市企业3家,2018年企业产值达到95亿元。与青岛市科技局、青能所共建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青岛),打造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新能源材料等五大创新中心、天然产物大健康等十大工程中心以及成果转化与孵化总部、成果熟化与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中科院兰化所青岛研发中心投入运行,累计入驻科研团队25个,产业化项目超过40个。开展“产学研资”合作,加快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与发动机产业化。北航汽车轻量化材料中试基地投入量产,全流程工程化示范线建成投用。
微电子产业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在山东省率先出台微电子产业发展规划。青岛微电子创新中心建成投用,新引进中科院青岛EDA中心、先进封装测试平台、青岛芯谷·美国高通·歌尔联合创新中心、磁传感公共服务平台4个微电子公共平台项目,歌尔微电子、大唐半导体、矽昌通信、矽立科技等4个总部项目,集聚微电子产业项目38个,占青岛市的半数以上,2018年微电子产业预计产值达到1.8亿元。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机构或平台共125个,技术转移服务业机构或平台21个。拥有各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78家,其中34家获得省资质认定。拥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70家,其中代理服务机构54家,法律机构37家,信息服务机构6家,知识产权转移(交易)机构12家,咨询机构57家,专业培训机构4家。青岛海洋经济特色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获青岛市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验收。
2018年,崂山区出台《“高端人才集聚计划”实施细则》等6项政策实施细则,编制《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试行)申报指南》,启动了微电子、虚拟现实2个产业专项政策和国际创新园、软件园等产业载体房租优惠政策修订,开展扶持独角兽、瞪羚企业政策拟订工作。建立高校院所定期走访和多层次联系机制,召开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座谈会,与青能所共建“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青岛)”,与华理共建“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创新研究院”;推动“中科院兰化所青岛研究发展中心”正式启用,新增17个高端人才项目入驻,10个产学研项目签约;推动“青岛肿瘤研究院”成立理事会,研究院建设稳步推进。2018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12亿元,年均增速达20.8%,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首位。
2018年,各创新孵化载体新增在孵备案企业130家,创客团队100余个;累计组织创业导师120余人次进众创空间、孵化器,提供创业咨询、企业管理、市场分析等服务,服务创客3000余人次。承***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网上初赛,21家企业在行业决赛中获奖,推荐获奖率高达84%;推动5个自主创业项目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其中镭测创芯和蓝海软通获优秀企业奖,镭测创芯获行业初创组全国第14名的好成绩。
2018年,青岛中央创新区净增高企106家,崂山区高企总数达到359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5年来历史新高。新增全省唯一一家硬科技独角兽企业,首批发布崂山区瞪羚企业31家。新引进高端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项目10个,其中中科院青岛EDA中心等3个高端研发机构、微电子领域刘文清院士领衔的青岛镭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7个高端人才创业企业落户崂山区。新获批10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全市领先。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