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将成青岛北部经济隆起主力担当
一个是青岛高端装备制造的集群新贵,全国过半数的在线运营高铁动车组从这里驶出,城轨地铁占全国20%的市场份额。2021年7月,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同一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正朝着5000亿级产业集群加速迈进。一个是高速崛起的胶州湾北岸新晋主城区,未来五年,将聚焦推动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人文生态幸福家园,在青岛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担当重任,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努力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城阳力量。2021年11月底,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首批改革试点功能区进行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在市直有关部门、市属国有企业和城阳区的支持下,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首当其冲、率先一步、蹄疾步稳、快马加鞭地抓好十条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走深走实,取得明显成效。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和城阳区正在相互赋能,奋力谱写产业引擎与区市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深化改革融合当先 政策组合开辟局面2022年1月11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与青岛华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后,全市首家与市属平台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功能区,双方将共同为实现产业集群做强、华通集团做优、示范区乃至城阳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而努力。相对于功能区与国有企业通过成立一体化开发运营联合体的方式,完善“管委会+公司”体制,进而形成协同效应,示范区与城阳区的融合发展更加复杂,也更被寄予厚望。功能区新一轮深化改革启动后,由分管副市长担任主任的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专题委员会率先成立,以顶格推进的方式协调全市资源支持示范区。随后,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和城阳区研究了5项融合制度、推进了10项融合工作、出台了2个融合政策,力保改革稳步推进。其中,5项融合制度包括示范区工委与城阳区委常委会联席会议制度、示范区管委与城阳区政府常务会议联席会议制度、城阳区委深改委与示范区工委深改组联席会议制度、周例会制度和专题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城阳区委书记兼任示范区工委书记、城阳区长兼任示范区管委主任、示范区管委常务副主任挂任区委常委的优势,涉及“两区”共同议题时,采取联席的形式召开,简化决策程序,形成协作合力,实现“一件事上一次会议”决策。10项融合工作主要包括干部统筹交流和使用、理论中心组学习等8项党建工作以及规划编制等,示范区干部可以交流到城阳区任职,城阳区干部也可以选聘充实到示范区工作;同时,全区规划“一张图”,实现全域规划和局部区域规划有效衔接、无缝对接,推进规划编制融合。在此基础上,出台2个融合政策,其中,城阳区与示范区联合出台《关于促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企业研发、本地配套率等提出了全市蕞优的奖补政策,对新入驻示范区的市场主体,城阳区支持政策奖补上限较其他街道提高10%;还出台《青岛轨道交通产业“育才基金”实施办法》,设立总规模3000万元的育才基金,通过扶持资金前置预先拨付的方式支持轨道交通高端人才发展。此外,在平台公司层面,赋予平台公司动投集团一级土地整理开发、土地收益全额返还等优惠政策,动投集团实现由2017年成立之初的资产2.2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80亿元,为示范区未来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先进制造业新名片 科技创新强大引擎从青岛发展进程看,随着东岸老城区发展基本饱和、西岸城区发展已成规模,城市发展空间梯次推进,发展重点已向胶州湾北岸转移,向更广阔的北部腹地辐射延伸。基于此,青岛市“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要求城阳打造主城区新的崛起板块,立足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础,建成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城阳迈入了主城区时代。2021年8月12日,流亭国际机场转场至胶东国际机场,长期束缚城阳发展的空域限制随之解除,也为青岛主城区释放出了33平方公里宝贵发展空间。作为胶州湾北岸的新晋主城区,正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刚刚落幕的城阳区第七次党代会上,城阳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聚焦推动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蓝图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人文生态幸福家园。综观青岛各区市发展路径,全部以重量级的经济引擎作为支撑。西海岸新区凭借港口资源确立了由港口贸易、自贸保税等构成的外向型产业优势,崂山区则凭借金家岭财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确立了对金融的产业集聚,即墨则依托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支撑起的汽车产业优势一路高歌猛进,胶州也拥有上合示范区和胶东国际机场两个超级引擎。在这种背景下,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将拥有更大的使命担当。2018年,青岛城阳工业园区升级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2020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集聚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并立下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远景目标,力争到2035年前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0亿元规模;2021年,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7月20日,国之重器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已经成为城阳乃至青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超级引擎。更重要的是,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拥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6个,中车系龙头整车制造企业2家,通过这些国字号平台和龙头企业实实在在的场景开放,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互融,而且可以在基础创新和基础研究上加压奋进。产业示范区与新晋主城区融合发展的样板正在大青岛北部蓄势待发,将支撑起一个全新的经济隆起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翻版邓文迪?二本生靠四任丈夫翻身终身教授,被称“科研妲己”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