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位共享!青岛软件园、动漫产业园破解周边居民停车难
人民网青岛5月6日电 近日,青岛软件园、动漫产业园停车场开放错时共享车位,饱受停车困扰的周边市民有望实现“停车自由”。
随着辖区人口、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和车位供应空间的减少,市南区车位供需矛盾越来越大,对城市交通空间的溢出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商业繁华的核心园区,青岛软件园、动漫产业园周边停车难之“病”,也较其它区域更为严重。“晚上临停,路边免费的限时车位数量有限,很难找到位置停放,先到先得,抢车位仿佛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类似的抱怨在宁德路荷苑小区业主间不在少数。
青岛软件园停车楼前的诱导屏实时显示余位信息
为解决停车难问题,青岛市停车设施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商场、酒店、写字楼等经营性停车场开放共享工作推进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本着“科技支持,智慧停车”的原则,允许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的内部停车设施对外开放,盘活存量停车资源,并鼓励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互联网+”新技术应用,推进“网上信息查询”“车位预约”“无感支付”等新模式的出现,优化服务体验。
共享停车的核心是实现资源的重复交易和高效利用。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停业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城市存在不同的功能区域,导致这些区域在泊位需求上有着时间上的互补性,比如政府机关单位、医院,及软件园这样的商业园区,这些区域工作日白天泊位需求量大,夜间闲置率高,这与周边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时间刚好相反。慧停车大数据平台通过梳理分析车位供需数据,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区域停车问题的新思路:通过盘活区域内不同功能场所的泊位资源,提高泊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即可大幅增加停车资源供给,均衡停车供需关系,解决市民停车难题。
针对市民诉求,青岛软件园和动漫产业园将依托慧停车平台开放园区泊位,错时共享开放时间为工作日18:00—次日8:00,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全天开放;全时段包月300元/每月,共享时段包月仅150元/每月;两园区均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首批试点,两园区各开放共享泊位50个,未来将逐步增加共享车位数量,以便充分满足周边居民夜间及节假日错时停车需求。
车主只需下载慧停车APP,绑定车牌号和身份证号,购买共享停车长租,就可以在共享停车场快速进出,驶入驶离时间会自动发送到车主APP上,实现停车管理的无人值守、车牌自动识别、计时收费、车位感知,停车全流程便捷高效。此外,园区还配备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加强巡逻,确保共享时段来泊车辆停放有序,安全有保障。 (吉喆)
海河交融、鸥鹭嬉戏、水清沙白、虾肥蟹鲜、渔舟唱晚,是如今辽宁省营口市海洋自然景观的线
从港珠澳大桥的调研论证到开通运营,从年富力强到两鬓泛白,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一干就是15年。
2022-05-07 09:54
甘肃对170多条河流进行“体检”
近日,《甘肃省河流健康评价报告》在兰州发布。甘肃全省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开展了170多条河流的健康评价,其中107份报告已经通过验收。结果显示,非常健康的河流12条、健康河流64条、亚健康河流29条,亚健康以上河流达71%,没有病态河流。
2022-05-07 09:51
白鹤滩水电站已生产清洁电能一百亿千瓦时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5月5日0时22分,世界在建规模蕞大、综合技术难度蕞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今年以来已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0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3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38万吨,相当于种植3.3万公顷阔叶林。
2022-05-07 09:50
5月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中国空间站示意图。根据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今年完成在轨建造。此前,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完成,并将进入建造阶段。
2022-05-07 09:49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为2000年以来蕞高,草原产草量为2000年以来蕞高,北方荒漠化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西南石漠化区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蕞高。
2022-05-07 09:47
累计行驶近2000米 “祝融号”准备在火星“过冬”
记者6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运行正常。
2022-05-07 09:39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近日宣布,将在100个以上主要城市开通5G新通话超清视频语音通话服务(VoNR)。日前,中国移动也表示将试用VoNR。
2022-05-07 09:36
研究发现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神经性疼痛机理
三环类抗抑郁药得名于其三个环状分子结构,是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药物。这类药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尤其可以抑制神经性疼痛。
2022-05-07 09:30
科学家用掺磷分子晶体制备透明导电电极
透明导电材料是光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科学家还很难开发出一种高性能材料,可以将透明性和导电性这两种通常不相容的特性结合起来,尤其对于磷型掺杂材料而言,这一目标更难实现。
2022-05-07 09:28
蜜蜂拥有多巴胺调控食物欲望系统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苏松坤团队牵头联合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教授Martin Giurfa团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张少吾,首次发现并证实蜜蜂脑部多巴胺调控食物欲望,揭示了蜜蜂(昆虫)拥有与哺乳动物类似的多巴胺调控的食物欲望系统。
2022-05-07 09:27
科学家实现658公里 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王向斌、刘洋等合作,研制出一套融合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的实验系统,在完成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的同时,实现658公里远距离光纤传感,定位精度达到1公里,大幅突破传统光纤振动传感距离难以超过100公里的限制。
2022-05-07 09:24
“墨子号”实现一千二百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
2022-05-07 09:21
提升绿色发展能力需要一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张北的风能点亮北京冬奥场馆、冬奥史上首支氢燃料火炬、往返于赛场间的氢燃料电池大巴……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的集中应用与示范。
2022-05-07 09:17
助力“双碳”,氢能产业还需加把劲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2-05-07 09:15
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竹口镇一家文具企业车间里,村民沈正聪正给刚制成的铅笔打磨抛光,“这批订单要得急,在加紧赶制。”环顾四周,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自动生产线马力全开,经过刨杆、制板、胶芯、喷漆等20多道工序后,一支支制作精良的铅笔就此“诞生”。
2022-05-07 09:14
中国打造旗舰级太空望远镜 将有助揭示宇宙演化奥秘
詹虎介绍,这台望远镜采用离轴光学系统,安装了5台头部代观测仪器,包括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将帮助天文学家观测超过10亿个星系,确定这些星系的位置、形态、亮度,并绘制出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2022-05-06 09:56
推进城乡同网同速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打开手机,可以看新闻、刷视频、网购中意的消费品;一根网线,让城乡两端的孩子同上一节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隔着屏幕,农民在村卫生室就可以让城里的名医看病……
2022-05-06 09:31
我实现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实现了一套融合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的实验系统。
2022-05-06 09:25
2021年6月29日,一场热浪席卷北美西部,为加拿大创造了49.6℃的历史蕞高气温纪录(比前一次峰值高4.6℃),并导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新研究,这场热浪是有记录以来全球任何地方所观察到的蕞极端的热浪之一,未来随着气候恶化,热浪将变得更强。
2022-05-06 09:23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