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院士一待就是一周!“蕞强大脑”与青岛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13位院士一待就是一周!“蕞强大脑”与青岛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13位院士一待就是一周!“蕞强大脑”与青岛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四时俱可喜,蕞好新秋时。在这个收获的时节,青岛迎来了一批贵客——
8月22日至28日,2022年院士专家山东行活动在青岛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穆穆、朱玉贤、高德利、阎锡蕴、郑婉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孙传尧、蒋庄德、彭永臻、王玉忠、郝芳、蒋兴伟、王国法等13位两院院士应邀来青,足足停留了一周。
他们行程满满、步履不停,深入产业园区、高校考察调研,为青岛的产业、科研发展“把脉支招”;参加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没有客套和“场面话”,为青岛发展提出真诚建议;走进企业开展了21场交流对接,寻求前沿成果在青岛转化的合作机会……
这一周,院士们在青岛留下了“蕞强大脑”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发展建议,领域前沿的科技成果,也抛出了寻求进一步合作的“橄榄枝”。
青岛与院士有着不解之缘。打造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企业承接前沿科研成果打开通道;常态化举办院士讲堂,院士大咖现场开讲,深度剖析相关领域的前沿科技形势;成立全省首个院士之家,让院士到青岛像“回家”一样;开拓柔性引才引智新渠道……
发展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青岛以智为核、以用为本、以融为要,与院士双向奔赴、相互吸引,书写一段段佳线 “忙碌”的一周
不为疗养、不是度假,在青岛,院士们度过了“忙碌”的一周。
两院院士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被誉为“位于科研金字塔顶的人”,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担得起“国士”之称。每一位成功当选院士都是其所在领域的“领路”人,是行业科技前沿的风向标,是产业发展的先驱者。
作为“顶流”,院士们行程繁忙,选择众多。激烈的城市竞争中,青岛凭什么获得青睐?
青岛自主创新实力强劲,创新资源丰富,可以成为院士团队技术创新的“策源地”。目前,青岛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4家,总数位居全省头部。这些平台汇聚了创新要素,为院士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实现创新突破提供了载体,让院士团队可以在青实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
青岛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数量稳居全省头部,是院士团队信赖的高端人才“集聚地”。目前,青岛人才总量突破257万,其中国家级人才1085人、省级人才1473人,2021年驻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52%,实现“四连涨”。人才的汇聚,使得青岛为院士团队“开枝散叶”扫除了后顾之忧,增添了发展的人才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