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利好不断 燃料电池站上产业风口 龙头股价续创新高 2025年氢燃料电池或迎头部个拐点!
8月16日,氢能源概念再掀涨停潮,而作为燃料电池龙头的全柴动力600218)今日再次涨停,股价再创新高,达成7天4板,大洋电机002249)也已4天3板。
氢能源近日利好消息不断,8月16日河北日报消息,日前,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河北省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到2022年,氢能关键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实现自主化和批量化生产,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50亿元。到2025年,培育国内先进的企业10-15家,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7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辆和196辆,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1.6倍。1-7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4辆和675辆,同比分别增长48.5%和47.7%。
东方电气600875)旗下子公司东方氢能于6月10日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东方氢能将在北京大兴建北京总部、膜电极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2月,东方氢能与安徽阜阳市政府签署协议,拟在当地建设年产2000台/年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生产线。东方氢能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燃料电池产业研发供应体系。
6月3日,未势能源与唐山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唐山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未势能源将对标全球一流水平在唐山进行“超越”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产业基地建设,年产千台套级燃料电池系统。
浙江润丰氢能源产业链制造园已确定落户浙江舟山,并于6月3日举办了项目签约仪式。该氢能源产业链制造园项目涵盖氢发动机系统制造、氢瓶制造等4个制造业项目及氢能源产业研究院,其中4个制造业项目总投资将达24亿元。浙江润丰能源董事长卢钢表示,企业将全力推动项目按时落地达产。
中国船舶第七一二603712)所(下称“712所”)将于6月底在黄冈产业园实现燃料电池关键组件的试产。712所黄冈产业园项目占地259亩,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18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已经基本建成,计划今年具备批产能力,二期将进一步提升产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
大洋电机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于5月中旬正式落户成都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该基地项目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集燃料电池中央研究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装备、制氢加氢装备研发制造、燃料电池UPS装备等于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恒动氢能目前正在北京市房山区建设包含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和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占地10000平方米,包括电堆生产区、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生产区、电池组装区、电池检测调试区、配套功能区等)。项目计划建设5年,分三期实施。一期于2020年启动,预计2021年完成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厂房装修改造(占地2000平米),并完成研发中心全部工程建设。项目二期拟于2022年启动,2023年完成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厂房装修改造(占地3000平米);项目三期拟于2024年启动,2025年完成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厂房装修改造(占地5000平米)。
国鸿氢能是国内首家实现低成本柔性膨胀石墨双极板批量生产的企业,累计生产柔性石墨板电堆超过250MW。国鸿氢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柔性石墨电堆鸿芯GI表现非常出色,已成为公司今年销售的主力产品。今年以来,国鸿氢能订单火爆,为满足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现在正在筹备新建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电堆及系统生产线,目前公司嘉兴、广州等地的生产线、清能股份:旗下Hyzon将建全美蕞大MEA工厂/签约重庆
清能股份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优秀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供应商,目前主要研发及生产基地位于中国(上海、张家港、如皋和佛山),并在国外多地设有子公司。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3月清能股份旗下子公司HyzonMotors宣布建造美国蕞大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MEA)生产线。新产线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投产,按满负荷生产计算,产能预计可满足每年多达12,000辆氢燃料电池卡车的生产需求。1月,重庆两江新区举行重点招商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其中总投资6亿元的清能股份项目将在两江新区打造完整覆盖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场景的生产研发基地,全面覆盖公路运输、轨道交通、特种车辆、港口设备、船舶运输、固定电站和备用电源的各种大功率应用。
1月中旬,明天氢能北方研究中心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地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明天氢能北方设计中心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将作为明天氢能的北方总部,依托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结合青岛的城市产业基础与应用场景,进行全产业链的研发生产,包括且不限于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的研发、系统集成、组装、装车调试、示范运营和服务。
1月15日,现代汽车宣布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广州开发区成立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根据协议,新工厂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批量化生产,初期规划年产能6500套,该工厂将主要生产搭载在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上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并且可视中国政策和市场情况,持续扩大供应能力。
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进一步解释称:“新能源汽车只是在使用周期阶段是零排放的,但是整个生命周期中并非零排放,例如上游原材料供应链环节中碳排放就占到70%以上,所以从原材料和整个产业链角度来考察的话,新能源汽车并不是零排放的,从整体产业链角度来看的话,氢燃料电池可以实现接近零排放。”氢能不仅能作为零排放的清洁能源使用,而且利用电解水制氢也能够有效解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可能存在的消纳问题,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氢燃料电池发电”的组合,形成完整的储能解决方案。
氢能成新风口,车企“纯电+氢能”双路线布局资本市场风向向来蕞为明显,更有机构表示开始高度高度氢能产业链的投资。除了资本市场之外,车企也频频有所动作,加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从汽车产业的转型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并非一开始就是所有车企布局的重点,包括中国市场、欧美市场蕞初以纯电动汽车为汽车产业的下一个技术方向。不过,随着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减碳及碳中和成为共识的背景下,车企自然也要选择多条技术路径,氢燃料再次成为风口。
按照此前政策的规划,计划到2030年将在全国实现百万台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建成1000座加氢站。预计2025年氢燃料电池将迎来头部个拐点
保有量或达到10万辆;2030年迎来第二个拐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保有量将增加至100万辆;同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脱碳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作为被认为能够有效实现零排放的技术路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回暖或意味着进一步丰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在未来五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协同者与电驱动汽车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朝着“双碳”目标努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