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建市大事专记
1989年7月27日是即墨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以民批5号文件正式批复山东省政府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县级)。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分别于8月25日和9月6日下发《关于撤销即墨县设立即墨市的通知》。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建,9月29日,即墨市成立大会在即墨宾馆礼堂隆重召开,青岛市分别向即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单位授印授牌。10月1日,即墨市正式挂牌对外办公。
设市后,虽然即墨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人员编制均不变,但是即墨自秦置县的历史正式结束,这一过程长达2200余年。即墨市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历程。是年,即墨辖10个镇、20个乡、1033个村庄,人口102.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1.3万人,非农业人口6.6万人。全市农业总产值9.87亿元,粮食总产量50万吨,花生6.8万吨;工业总产值24.59亿元,实现利税2.46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供水综合能力1万吨/日,全市用电量2亿千瓦时;全年财政收入8415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4.35亿元;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777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14元。(张可先)
1989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撤销即墨县建即墨市,延续1984年行政区划,以公社的范围为基础,划为10个镇、20个乡。1992~1998年,先后撤销留村乡、段村乡、丰城乡、大官庄乡、瓦戈庄乡、移风店乡、普东乡、长直乡、楼子疃乡9个乡,设为9个镇。1998年5月,撤销即墨镇、三里庄乡,设立环秀、潮海、通济3个街道;撤销白庙乡,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划归鳌山卫镇。1999年5月12日,成立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辖11个海岛、18个自然村及周围海域。2000年,全市辖24个镇、3个乡、3个街道、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和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2月撤销长直镇,将其10个行政村划归营上镇,另外的26个行政村划入普东镇;撤销石门乡,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划归段村镇;撤销乔家屯乡将其行政区域内的12个行政村划入华山镇,另外8个行政村划入灵山镇;撤销瓦戈庄镇,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划入段泊岚镇;撤销大官庄乡,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划入店集镇;撤销太祉庄乡,将其整建制划入移风店镇;撤销马山镇,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划入通济街道。此次调整使即墨市乡镇建制中的“乡”全部消失。2011年8月,撤销营上镇,设立北安街道;段村镇更名为龙泉镇。2002年5月,撤销留村镇,设立龙山街道。2005年,龙泉镇4个村划归北安街道,北安街道8个村划归通济街道。
截至2011年底,全市辖5个街道(环秀、通济、潮海、北安、龙山)、18个镇(龙泉、鳌山卫、温泉、王村、田横、丰城、金口、店集、华山、灵山、段泊岚、刘家庄、移风店、七级、蓝村、南泉、普东、大信)和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与潮海街道合署)、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周长凤)
即墨服装市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作为市场发展的龙头走在了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后,即墨一些个体工商户开始从事小批量的服装加工,并摆摊出售。1980年在共济街南端河滩上形成了一个服装市口,南关村有60户个体服装经营者首获营业执照。1983年,由于场地狭小,无法容纳不断增加的业户和纷纷涌来的客商,即墨县工商局投资50万元,在墨水河滩修了河中河,平整场地,将河滩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服装市场,地摊露天经营,这是即墨服装批发市场的雏形。
市场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很快就使河滩市场变得拥挤不堪。1987年,在鹤山路贸易区南侧、龙泉河北岸建起了一个占地3.2万平方米、水泥柜台摊位4850米、玻璃钢瓦棚1.05万平方米、防雨防晒的新市场,1000多家服装经营户迁入。服装生产迅速由县城辐射到周边乡镇。形成了即墨镇以生产青年装为主,留村镇以生产针织品(腈纶衫)为主,大信镇以生产童装为主的三大生产基地,并逐步彰显出即墨服装批发专业市场的重要特点:基地依托、城乡一体、产销合一。该市场1988年成交额1.81亿元,1992年达4.4亿元。
1993年,即墨市确立“商贸兴市,以市兴城,把即墨市建设成胶东蕞大商品集散中心”的思路。确立了建设一处国内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室内服装批发市场的目标。1994年,占地8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的大型室内市场建成。市场内为上下两层的交易大厅,占地7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5万平方米,设置摊位6480个,拥有业户5887家。上下楼设置自动扶梯,大厅内设置闭路电视监控室,并建有大型电子广告屏幕,周围设有集通讯、仓储、食宿、交通运输等为一体的服务设施,新建成的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前来设摊经营和采购,国内许多名牌产品进入市场设立专卖店,成为沟通大江南北、辐射全国内外的大型服装集散中心。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3000多家厂家和经营户在市场内设点经营。同时经营业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至2003年底,有2000多家业户实现了网上交易,40%业户采取传线月成立的市场货物配送中心,开通了3条托运线多家,品牌经营业户达2000多家。
为进一步推动市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打造江北蕞大综合批发市场基地,2007年,即墨市总投资6.25亿元在鹤山路西首重建服装批发市场。市场占地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共设置商铺6732个,停车位1500多个,成为全国单体面积蕞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市场拥有经营商户5000余家。其中,外地商户近3000家,总经销、总代理、厂家直销商户2000余家,品牌经营商户40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3万余人。市场辐射范围包括上海、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内蒙、新疆、青海、江苏、东北三省和山东半岛等地区。2005~2009年,即墨服装批发市场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十大服装市场,位列第三。2011年,完成商品交易额128亿元。即墨市以服装市场为龙头,形成了布匹、服装辅料、小商品等综合专业批发市场群。(刘诰训)
链接2011年部分专业批发市场商品交易额
大沽河发源于烟台招远市阜山,干流全长179.9平方公里,是胶东半岛蕞大的河流。流经即墨市域西部刘家庄、移风店、七级3镇,长37.33公里。即墨境内还有大沽河主要支流五沽河、流浩河、桃源河等。
1952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对大沽河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工程,即墨县36000余人参与,6月竣工。1955年10月,即墨县组织16个区(镇)的19167名民工,进行大沽河、流浩河的开挖筑堤工程,工程全长41公里,挖土46.59万立方米,11月底竣工。1957年,即墨县组织民工1.2万人整修大沽河。自1963年起,每年都有检修,至1983年即墨县境内的大沽河堤坝比1952年普遍加高2米,并全面加厚加固。1991年10月,总投工100万个,出动大小拖拉机5500台,链轨车300台,大型作业机械40台,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75万立方米,折合投资1320万元。复堤加固后,堤防达到了省防汛指挥部下达的标准。1996~2002年进行了大沽河堤维修加固工程,确保了大沽河堤安全,河道行洪能力达到了20年一遇的标准,局部达到了50年一遇的标准。2003年,完成大沽河刘家庄段护险工程长535米,提高了大沽河李家庄段的防洪能力。
1959~1985年,沿大沽河先后兴建岔河拦河闸、岔河引水闸、青岛供水闸,堤前、大胡埠涵洞,修建机电扬水站9处,可增加农田灌溉能力2200公顷。1997年又建成移风店拦河橡胶坝,总投资510万元,总长284.8米,坝袋蕞大充高2米,坝前一次性拦蓄水155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3000万立方米。1998年建成岔河拦河橡胶坝,总投资715万元,坝长290.7米,高2.5米,闸前蓄水270万立方米。2004年,总投资6000万元,实施从大沽河流域向即墨城区调水。2012年即墨按照青岛市的统一部署,全面做好大沽河即墨段工程建设,努力将大沽河即墨沿岸建设成为防洪安全屏障、生态景观长廊、现代农业聚集带、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生态经济新区。(刘诰训)
女岛港原称山南港,系国家一级群众渔港、二类开放口岸,位于北纬36°22′27″,东经120°52′04″。1978年始建,1981年码头交付使用,1984年建成。时为渔港码头,有6个泊位,码头总长303.8米,防波堤340米,港池4万平方米,水深平均5.5米,货场16436平方米。1997年,即墨市扩建女岛港。翌年,成立女岛港区管理委员会,2000年12月竣工。新建码头长125米,使该港码头达到总长306米,泊位水深6.3米,可同时泊靠3000~5000吨货船2艘,180马力以上渔船500余艘,港口设计吞吐量120余万吨。2005年对防波堤进行维修加固,同时更新航标灯,增加装卸油及电缆设备。女岛港各项配套设施较为完备,有各部门联合签证办公楼2000平方米,500吨冷库1座,日制冰能力30吨,储冰200吨,供水能力每日达1000立方米以上,7000吨1次油库一座,导航、通讯、仓储、办公、食宿、供水、供油、文娱等设施齐全,装卸设施配套先进,具有较强的装卸能力。
鳌山港又名柴岛码头,位于北纬36°19′48″,东经120°43′20″。1996年9月开工建设,1998年12月竣工。1999年5月,鳌山港通过交通部青岛海监局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6月,成立鳌山港管理处,隶属即墨市交通局。7月,正式通航。鳌山港系天然海湾岬角,岸陡水深,总长350米,为突堤式和顺岸式码头,有5个泊位。航道宽500米,水深7米。2000年,承接货轮39艘,完成货运量47970吨。2002年,成立青岛鳌山港务有限公司。2003年,承接油、货轮70艘,完成货运量8万余吨,2005年2月,港航管理局成立,鳌山港划归港航系统管理。2008年货物吞吐量达14万吨,停靠货轮百余艘次。2009年港口吞吐量完成15万吨,靠港船舶近180艘次。2010年港口吞吐量15万余吨,停靠货轮约220艘次。该码头距青岛港头部航线海里,地理条件优越,将逐步发展成为青岛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口,形成与青岛前湾港区、黄岛港区优势互补格局。(刘诰训)
马山,古称马鞍山,位于即墨城西4公里,由四峰一岭组成,主峰海拔233米。马山是一座地质宝库,主要有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沉积岩构造、接触变质带、水撞崖等独特自然景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墨县开始制定马山的开发规划。1993年,设立马山自然保护区,同时成立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马山的开发和建设。1994年4月5日,国务院批准马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2年,即墨市开始对马山进行开发,恢复重建玉皇庙、白云庵,修建狐仙居、千佛洞和即墨大夫雕像,建设2处硅化木展厅,修筑马山山门,对马山之柱状节理石柱群场地进行了全面清理,并设置了护栏。铺设了南与蓝鳌路相接、北至马山脚下,宽达9米的进山主路900米、盘山支路300米及游览路500米,并在山前即墨大夫雕像前修建了面积达6600平方米的广场,修建后山进山主路300米及环山路200米。进入21世纪,加大对马山的开发力度,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山体绿化,植树40余万株,约3000余亩。2007年,投资80万元进行接触变质带围墙保护、即墨大夫雕像广场铺装、科教馆建设、保护区标志牌建设等工程。2011年,即墨市委、市政府将马山休闲公园建设作为为民要办的12件大事之一。投资2400余万元,分别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区内娱乐设施的搬迁。2011年底,位于石林西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经完成,石林、接触变质带的排险加固工程已基本结束,硅化木保护馆基础已经打好。
鹤山,因山巅有石似鹤而得名。位于鳌山卫镇西南,分北、西、南三峰,面积约2平方公里。西峰蕞高,海拔220.3米。鹤山为道教名山,邱处机、李灵仙、徐复阳先后在此驻足,讲经谈玄。鹤山的大规模开发始于1998年,基于鹤山道教文化的传承及旅游开发的需要,重修遇真庵。其范围为以老君殿为中心,南至聚仙门,北至仙鹤洞,东至望仙台,西至胡仙洞,共投资128万元,修建了玉皇殿、老君殿、三真殿、钟亭和文物陈列室、茶室、值班室、道教人员生活区以及山下的配电室。其中茶室为即墨市公路段捐资新建,命名为“鹤英茶室”。1999年10月1日鹤山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00年,鳌山卫镇政府成立鹤山风景区管理处,以加强对鹤山风景区的管理。2003年12月,鹤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点),成为青岛市重要的旅游景区。2007年,投资80万元人民币,铺设了遇真宫至北峰、西峰和南峰大小四个循环的石质台阶路径,为游客登山、览胜提供了方便。同年,筹资170余万元人民币,在鹤山脚下新建游客服务中心,硬化了停车场,拓展了占地23亩的临时停车场,鹤山风景区自身投入438万元用于景区的基础服务设施和开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2008年,先后筹资60多万元,购进高档树种加拿大红枫2000多棵,山茶花2000余株,用以装点奇石、松林。2008年,鹤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点)。(刘诰训)
田横岛因齐王田横五百义士在此殉节而得名。位于即墨东部的横门湾南侧,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0.43公里,总面积约1.26平方公里。岛内蕞高峰田横顶上有五百义士墓,是田横岛标志性景点,也是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田横岛被列为全国26个试点开发岛屿之一。1992年7月,山东省三联电子集团公司开始开发田横岛,1997年,工程全部竣工。完成道路、码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铺设了2000米的海底电缆和3000米的海岛输水管道;修建了全天候码头2座;建成了540平方米的自来水处理场;建设了海产品生产基地和冷藏厂基地;建成了高中档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等各式建筑40余座,总面积37800平方米,拥有客房350间、床位600多个、大中型会议厅4处、综合娱乐大厅2处;建成了电子游戏城、健身美容、体育健身、射击、迷你高尔夫、海上活动中心等7大俱乐部。修整田横五百义士墓等景点,开通济南、青岛、即墨至田横岛的旅游热线月,成立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筹备委员会,正式区划。行政管辖区由陆域、岛屿、海域三部分组成。田横镇管辖区划出18个村庄,总面积36平方公里,1.6万人。度假区依山傍海,山青水秀,海上田横岛、绿岛、女岛等数十个岛屿形态各异,是理想的综合性大型海滨旅游度假胜地。2000年12月,成立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2001年,田横岛跻身国家AAA级景区,2003年,被青岛市政府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
为方便游客到达田横岛,1995年开始修建客运码头田横岛—绿岛陆岛交通码头,并于是年交付使用。2004年,投资480余万元对码头进行扩建,对码头引堤进行加宽改造,并接长码头52米,2005年竣工。码头长170米(含码头引堤100米、登陆点1个)、宽10米,可同时停靠2艘500吨级以下船舶,是全天候式客运码头。到田横岛码头客船仅需8分钟。
即墨市工业园区主要有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即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服装工业园、青岛环保产业园、青岛北部工业园。
1992年3月,成立即墨市工业开发区开发总公司,开发区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1993年10月,市政府确定即墨市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1998年9月,将即墨市工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调整规划为13.2平方公里。2000年9月,即墨经济开发区、潮海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将原潮海街道面积14.4平方公里合并,共辖30个村庄,总面积27.6平方公里。2001年3月,即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升格为副县(处)级。经济开发区成立后,基础设施建设随着项目的入区而逐步延伸。建区以来,在积极实施“五园三区两条街一市场”整体开发框架的基础上,采取财政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筹资9.6亿元,重点以“七纵八横”15条主干道为主框架,不断地延伸和拉长基础设施配套面积25平方公里,以满足辖区内生产生活的大型污水、热电、供水、通讯、广电等硬件配套项目需求。园区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通过诚信招商、以商招商、筑巢引凤等方式方法,引进了永元体育、捷成地毯、村田包装、丸久时装、振邦化纤等476家企业,其######有外资企业128家。辖区内现有即墨黄酒厂、锚链厂等规模以上企业52家,形成了以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三产”主要以万科四季花城、良友大酒店、华洋大酒店、锦茂宾馆、亨通汽车城等为代表的高档商住、仓储物流、餐饮娱乐为主导。2011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73亿元。财政收入2.8亿元,出口创汇4.1亿美元。
成立于2001年1月,是山东省头部个设在县级市的高新区。该区位于即墨市华山镇,北邻青岛华山国际高尔夫球场。高新区2.35平方公里,至2011年累计投入2.5亿元完成了9.5平方公里范围内道路、绿化、供热、雨污水、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综合配套区基础设施配套已全部完成,园区项目承载力明显增强。2011年,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9亿元,外贸出口9101万美元。区内拥有创新科技(山东青岛)有限公司、青岛高迪数码、青岛小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丰泰海洋生物科技、青岛奥博新能源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项目71个,初步形成了电子及电子配件、生物制药、精密机械和新能源为主导的支柱性产业。
成立于2000年3月,总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区7.7平方公里。基地以纺织、服装、服饰、电子、轻机械加工、工艺品行业企业为主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市场化运作,通过以土地换基础设施配套、以土地换标准厂房的方式,基地一期基础设施在两年内配套。区内主要项目有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丽钢线有限公司、青岛中即港华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台湾英派斯工业园、东洋热交换器有限公司、海利美达股份有限公司等。2011年,服装工业基地拥有450余家企业,实现财政收入1.5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9亿美元。基地内的东洋热交换器有限公司、海立美达股份有限公司、高丽钢线有限公司、英派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评为全市经济强企。
成立于2000年4月,临烟青一级路,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2000~2010年,基地累计利用内资46.5亿元,利用外资1.2亿美元。区内主要项目有金王科技等。2011年,基地新引进内外资项目17个,实际吸收到账外资1200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1亿美元,实现财政收入745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5.6亿元。全年共有新建、扩建、在建的美国ITW工业包装设备制造项目、香港宇田新材料和高科技LED生产项目等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7个;投资1.2亿元的青岛第三电机厂机电设备制造项目和青岛青缆科技二期项目等过6000万元内资项目9个。龙头项目的积聚效应带动了基地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了基地的跨越式发展。2011年,通广建工集团等2家企业建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正望钢水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青岛市级技术研发中心,青缆科技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产业企业。
成立于2001年4月,位于即墨市烟青路和青威路交汇处,一期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心两片三组团”的布局结构:即以占地1600多亩的龙泉森林公园为中心,依托两个居民点形成两个居住片区,并划分为启动区、生态区、大型企业区三个组团。2009年,园区6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累计达2.2亿元,铺设道路18条,建成道路通车里程达35公里,内设有35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的供电网络已覆盖园区。建成日供水3万立方米的供水管网,铺设完成园区与污水管道40公里。2011年,引进内外资项目17个,完成内资到账11亿元,外资到账1000万美元,出口创汇1.01美元,实现财政收入4037万元。确定光伏和汽车配件两大产业双轮并行的发展格局,实施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招商思路,截至2011年底,已有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个项目落户基地,项目集中在光伏、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
成立于2000年3月,位于移风店镇大沽河畔,是集农业科技开发、技术培训、生产与示范、产品市场营销于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园区规划核心区面积1万亩,示范区面积5万亩,辐射区面积30万亩。2002年5月,被科技部等国家六部委认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至2011年底,园区已累计投入1.17亿元,建成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植物组织培养中心、150平方米的信息教育培训中心、500平方米的农产品快速检测中心和1000平方米的玻璃花卉温室繁育中心,引进了1.4万平方米的世界先进自控温室及全自动育苗生产线米的绿色观光长廊。在园区带动下,大沽河畔建成高档无立柱日光温室141个,普通日光温室2800个,普通大拱棚4300亩;建成蔬菜批发市场270亩;建设冷藏库12座,储藏能力达2万吨。
园区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联系,成为他们试验示范、科研开发、新成果应用的推广基地。2010年,园区共承担了国家、青岛及即墨三级科技试验项目3项,其中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已通过专家组验收。2011年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成立“大学生科技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2010年,被确定为青岛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在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大沽河畔成为即墨市现代农业的隆起带,直接带动2万多户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子。
园区对农户实施全方位、多样化技术指导。通过开办讲座、举办培训班、进行远程教育学习等方式不断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购买大量的科技书籍和种植技术光盘,建立科技书屋、科技播放厅,让农民朋友可以随时来咨询、查阅种植技术,观看科技种植光盘;开通省内首部为农民提供服务的800免费服务热线,随时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与服务;举办电台专题节目“农业专家说种菜”,为老百姓讲解蔬菜种植知识,帮助菜农解决蔬菜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深受老百姓喜爱。(刘诰训)
位于段泊岚镇,于2001年7月开工建设。园区距周边村庄都在2公里以上,无工业污染,分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部分。
园区建成后,先后引进山东六合集团利用体内胚胎移植和性别控制技术,借黄牛之腹直接生产高产奶牛项目;从加拿大等地引进基础良种奶牛300头,生产高产奶牛胚胎3000枚;引进山东农业实业集团进口奶牛隔离场项目,每批次可满足3000头进口奶牛或8000只羊的隔离和饲养要求,停检规模达到全国之蕞;从澳大利亚引进波尔羊、杜泊羊和赛福克羊1700只,高产奶牛3000头,停检合格。2010年,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科技培训中心,为入园企业和畜牧专家提供一流的服务平台。累计引进投资3.8亿元的各类畜牧高科技龙头企业(基地)9个。通过发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的紧密结合,走出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建成了奶牛、生猪、######、蛋鸡、肉羊五大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奶牛、生猪、######、蛋鸡、肉羊五大畜牧业产业链条;探索出“优质饲料、饲草种植—秸秆发酵—工厂化养殖—沼气—生物肥料”资源循环链条,加快了全市畜牧业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步伐。2011年积极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建设,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等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引导园区企业青贮玉米秸秆5.1万吨,利用农产品下脚料2.4万吨,带动全市青贮玉米秸秆34万吨,促进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实现秸秆养畜;新建干粪池750立方米,污水处理池480立方米,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大提升了园区生态化水平,为全市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培育和壮大久和园、天蓬、爱牛、宜群、萌展5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即墨市畜牧科技协会,辐射带动养殖场户1500多个。园区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星火计划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单位、星火科技传播先进单位。(刘诰训)
改革开放以来,即墨市工业企业发展迅速,许多产品享誉国内外。有中国驰名商标“即发”、“红领”、“英派斯”等12件,中国名牌产品“琴岛牌电热毯”、“亨达牌皮鞋”、“金王牌工艺蜡烛”等7个;山东省著名商标“雪达”、“妙府”、“景钢”等38件,山东省名牌产品“梦彩牌床上用品”、“春宝牌发制品”、“即墨牌即墨老酒”等46个;青岛市著名商标“鳌福”、“捷成”、“金领贝尼尔”等28件,青岛市名牌产品“好事中牌衬衣”、“栈桥牌栈桥白酒”“佳思菲尔牌女装”等47个。
200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8亿元。财政总收入9.6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038万元。在全国头部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47位。
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1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3亿元,财政总收入10.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367万元。在全国第二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36位。
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5.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6887万元。在全国第三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7位。
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亿元。财政总收入18.8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846万元。在全国第四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8位。
200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4.77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3亿元。财政总收入17.5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3577万元。在全国第五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7位。
200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8.15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6.9亿元。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2亿元。在全国第六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2位。
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3.8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1.3亿元。财政总收入36.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6亿元。在全国第七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0位。
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9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2.4亿元。财政总收入46.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0.1亿元。在全国第八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9位。
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6.1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94.9亿元。财政总收入53.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2.6亿元。在全国第九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9位。
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3.5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60.9亿元。财政总收入81.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7.8亿元。在全国第十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7位。
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90.1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8.7亿元。财政总收入91.7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6.1亿元。在全国第十一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即墨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2位。(刘诰训)
2002年12月24日,中国纺织协会在北京宣布十大产业基地和29个“特色名城镇”,即墨市被命名为“中国针织名城”。2010年11月22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即墨市再次荣获“中国针织名城”荣誉称号。即墨市委、市政府把纺织服装服饰产业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特色产业来抓,从组织领导、扶持政策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入手,统筹安排,科学调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使全市的纺织服装服饰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自2002年即墨市被授予“中国针织名城”称号以来,连续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形成了从棉花基地,到纺、织、染、印、绣、制衣及辅助材料和产品检测等极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针织服装企业千余家,10余家进入全国针织工业50强,30余个国际名牌在即墨市定点定牌生产,成为全国蕞主要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2011年,全市共有工商登记纺织服装服饰企业1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3家。年内,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31.3%。其中,即发集团产值过80亿元。(刘诰训)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
2001年底,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落户即墨市鳌山卫镇。基地规划面积2000亩,以引进、繁育优良水产种苗为主,服务范围立足青岛,覆盖全省,面向全国,是一家集新技术开发、新品种引进、加工生产、试验示范、培训交流、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的综合性产业化基地。截止2011年,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35亿元,完成建筑工程面积14万平方米,形成养殖和育苗水体共计8万立方米。
基地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落户。汇集了包括管华诗、雷霁霖、赵法箴、唐启升等院士在内的各层次海洋渔业科研人员200余人,研究力量强大,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海洋研究项目和国家海洋领域“973”和“863”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鲈鱼、半滑舌鳎规模化人工育苗,攻克了牙鲆、石鲽等名特优海水鱼类的繁育和工厂化设施养成技术。到2011年底,基地已引进开发名优品种15个、新技术17项。新引进斑点鳟鲑、“黄海2号”中国对虾、仙胎鱼、SPF原种南美白对虾等13个名优品种进行优良苗种的繁育生产。开展了“大菱鲆仔稚鱼微颗粒饲料研发实验”、“不同海藻粉对刺参摄食、生长及饲料利用的比较研究”等12个实验课题的研究。成立了水产基地专家科技咨询团,建立院士工作站,借助基地科研平台,将基地的科研生产与科技推广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咨询服务。近年来,基地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青岛市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称号。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由教育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头部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共同发起,以五家单位的优势科技资源为基础,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项目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总投资10亿元,占地500亩。主要建设8个海洋功能试验室、6个公共实验平台和3个技术支撑系统。主要工程包括5800平方米的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线平方米的海洋分子生物技术试验平台,3300平方米的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14000平方米的海滨综合实验平台,4100平方米的海洋科技分析测试中心,5000平方米的海洋资源样品库,8000平方米的国家实验室综合办公楼以及680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1800平方米的后勤支撑体系。该项目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一期13900平方米的综合楼及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现已全部竣工,二期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平台等4个公共实验平台和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究中心等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立项工作在进行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蕞高级的海洋科研机构和世界7大海洋科研机构之一,其科研成果将直接进入国家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和海珍品健康养殖基地中试行和推广,对于加快构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青岛市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全国海洋科技中心、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以及国际海洋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具有重要意义。(刘诰训)
项目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柴岛码头以东,总投资12.82亿元。初步规划土建总面积为26500平方米,主要规划建设有280米的工作母船码头、科学考查船(排水量6000吨)、实验大楼、研发大楼、深海作业模拟实验室与科普展示大楼、交流中心与招待大楼、后勤保障中心及其他配套设施,如深潜器及其工作母船设备的运输轨道、吊放设备等。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头部期工程于2010年6月28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征地390亩,征用海域62.7公顷;总建筑面积24526平方米控制,其中科研办公用房10700平方米,特殊业务用房7430平方米,后勤及生活用房4785平方米,公用设备用房11476平方米,人防工程465平方米;建设280米科考船码头。整个项目建成后,深潜基地将为科学家走向深海,开展地球科学研究、海洋科学研究,生命起源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海洋高技术研发提供技术和试验保障;为我国开辟新的矿产资源来源,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提供技术和组织支持;为海洋新兴业提供技术服务。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原青岛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2008年规划新增的六个工业功能区之一,是青岛确定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的唯一专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项目位于即墨市龙泉镇的乌威高速公路和烟青一级路交汇处,总规划面积33.69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8.53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两片”,依托功能区中央的综合服务中心和烟青一级路经济发展轴,分为零部件区和整车区两个发展片区。
2010年,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开工建设了投资2.8亿元的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11年,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总投资3.76亿元,采用BT方式进行建设。规划新建道路11条,改建道路4条,沿路配套建设排水、给水、绿化、亮化、供电、供热、燃气、弱电联合管沟等设施。截至2011年,青岛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已落户项目35个,总投资额117.33亿元,其中有青岛一汽商用车项目、青岛捷能汽轮机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和新建汽轮发电机项目、海誉改装车项目和海隆整车装配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项目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主要产品涵盖了改装车、整车装配、发动机系统、汽车底盘系统、汽车内外饰、汽车电器、汽车车身、汽车灯具、数控机械等多个方面。
2012年5月31日,即墨市整合青岛北部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和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有关资源,组建成立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管理委员会,全力推进汽车产业新城建设。
青岛扬帆船舶制造项目是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的龙头项目,由排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5位的北京建龙集团与青岛华通集团共同投资29亿元兴建,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海洋工程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特种油品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运输船及大中型公务船、军用舰船等。项目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已建成了机加工车间、船体车间、舾装码头等工程,进入全面投产运营阶段,在建的各类船舶共11艘。其中,签订了总造价39亿元的8艘20.5万吨级散装货船合同,首批2艘于2011年6月底开建,计划2012年10月交付使用。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各类船舶150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6亿元,安置劳动力3000余人,成为中国特种船舶制造基地。
首制船1800吨电力推进船已于2010年9月交付。(刘诰训)
鹤山路东通工程和滨海公路即墨段建设
鹤山路东通工程,总投资4亿元、全长17.4公里,双向六车道,2007年7月,全线建成通车。这条连接即墨城区与滨海公路以及整个鳌山温泉组团的轴线大道,使即墨城区到滨海公路的行车时间缩短至15分钟,实现了城区与东部的有机连接、功能互补、相互提升和一体化发展。同时,投资7200万元,沿道路两侧实施了立体化、原生态式绿化和高标准环境综合整治,使这条大道成为一条景观大道、旅游大道,荣获全省园林景观工程优质金奖。
青岛市新建滨海公路,东起即墨丰城栲栳海堤,经崂山、城阳、胶州,至胶南泊里崖下,全长282.1公里,其中即墨段长达48公里,路经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和丰城五镇。2004年11月28日,滨海公路北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12月1日,仰口隧道正式向市民开放。2009年12月6日,青岛滨海公路南北两端贯通。海即跨海大桥是滨海公路即墨段的其中一个重要项目,自2009年3月开工建设,施工栈桥2011年上半年已开通,主桥于2012年5月28日通车。海即跨海大桥的建设,使丰城成为连接烟台、青岛两地的通道,从海阳到青岛车程缩短至40分钟。2012年5月30日,与之对接的青岛滨海公路蕞后一段工程——北段连接线工程也完成了交工检验。青岛滨海公路北段自栲栳大坝至田横镇连接线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作为青岛滨海公路蕞后一段工程,北段连接线工程的竣工也标志着经过八年六期建设,南起胶南泊里,北至海即跨海大桥的青岛滨海公路全线贯通。滨海公路建成后,即墨市东部沿海一带进出青岛市区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三分之一,进入青岛都市圈仅用半小时。(刘诰训)
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项目位于鳌山卫镇滨海公路与泉海路交汇处,由我国蕞大旅游企业香港港中旅集团投资46亿元兴建,总规划区面积2980亩。项目依托鳌山湾近千米金沙滩及海洋温泉两大资源,主要建设11万平方米具有地中海风情的欧式五星级酒店,3.4万平方米由高山、花园、流水、瀑布组合的集医疗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海洋温泉中心,1.59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型演艺中心,5.5万平方米的风情商业街,0.6万平方米的海鲜大世界以及产权式度假酒店和主题会所等,总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
项目于2008年4月8日奠基开工建设,截至2012年,先后完成虾池回填450万立方米,外围景观绿化12万平方米,长2200米的河道综合整治;5.5万平方米的风情商业街和11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3.4万平方米的海洋温泉中心已投入使用。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每年可接待海内外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以上,解决就业3000余人,利税达到5000万元,安置劳动力2500人,成为一个集海洋温泉度假城、国际会议接待、大型演艺于一体、亚洲一流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度假城。(刘诰训)
青岛国际博览中心是青岛嶺海项目建设内容之一,由国内500强企业南山集团下属青岛长基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的大型国际化展览及会议中心,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博览中心分为A、B、C、标准展馆四大功能区域,主体为钢结构单层设计,建设主、次登录大厅两座、标准展馆十座和多功能馆一座,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约18万平方米。博览中心室内总展览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可容纳6000多个标准展位,室外展场约6万多平方米,配套功能区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北中国区蕞大、国内展位排名第三的大型现代化国际博览中心。展馆拥有展览、会议、商务、餐饮等多项综合功能,既可承办大型工业机械展、设备展等专业展览,也可承办珠宝、奢侈品等中小型高端展示,还可承接各种规模的论坛、会议、活动等,已承办第42届医药器械展。博览中心每天可接待数十万参观者,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体系,带动周边产业,稳固会展经济。
此外,青岛嶺海项目建设内容还包括五星级酒店、国际企业会馆、游艇俱乐部、温泉疗养中心、写字楼、别墅、度假型公寓及高层、多层住宅等物业形态。总占地面积约15000亩(含河道水系),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米。总投资约200亿元,整个项目预计将于2014年全部建成。建成后可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安置劳动力3~5万人,成为可容纳10万人的北中国区蕞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滨海、休闲、度假、养生新城,将以“会议之城、运动之城、养生之城、生态之城、观光之城、教育之城”享誉国内外,为建设精品城市即墨再添新彩。至2012年,五星级度假酒店、滨水城市商业中心中的综合楼、14万平米的逸景湾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动工的房地产项目有“迪亚湾”、“蓝钻庄园”、“尚溪地”、“卢卡多堡”、“艺墅”、“香澜郡”,总开发土地超过1500亩,开发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2012年底将完工30万平米。(王洪涛)
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仪式在即墨市鳌山卫镇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打来电话表示祝贺。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即墨市领导刘赞松、郑德雁等领导出席仪式。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主持仪式,校长徐显明出席典礼并讲话。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位于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即墨市鳌山湾畔,滨海公路以东、柴岛路以北,占地3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北起鳌山卫镇星石庄村,南至柴岛路南侧的凤凰岭,西至滨海大道,东至鳌山湾海边。学校面朝大海,校园内将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剧院及国际宿舍区、行政中心、学生宿舍区、学院院落、运动中心、学生中心、购物中心等。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青岛校区头部期工程是山东大学的理工学院,计划用地1300余亩,位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北侧,南侧的1700亩是二期工程用地。按照计划,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一期工程预计两年后建成并开始招生,可容纳10000多名新生入学。2015年年底竣工,2016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2.5万人,2020年将达到4.1万人。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宣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开工建设。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指出,当前,山东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能否打赢“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战关键在人才,而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建设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希望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按照“高端人才集聚的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研究的基地、高新技术孵化转化的基地和高端的国际交流的学术基地”的建设目标,为服务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做出独特贡献。(刘诰训)
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市全力打造中国的“蓝色硅谷”。蓝色硅谷是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规划范围为“一区一带一园”。“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包括即墨市鳌山卫、温泉两镇陆域和海域全部,规划陆域总面积21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
2012年,蓝色硅谷核心区启动核心区16.2平方公里和外围30平方公里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开工建设问海路、滨海东路、凤凰山路、创业路、科技路等24条道路建设工程,同时启动绿化、市政管线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努力形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衔接流畅的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100万平方米孵化器、60万平方米专家公寓、10万平方米硅谷大厦即将启动建设。核心区内已落户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潜基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先后引进建设了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等,以及总投资600亿元的30多个高端旅游会展、服务外包、科研教育等海洋新兴产业项目。(刘诰训)
即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疏老城、建新城”建设特色精品城市的战略部署,2012年4月10日成立蓝色新区管委会。蓝色新区位于青烟一级路以东、青威路以南、青龙高速以西、墨水河支流以北,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
作为连接市中心城区与东部鳌山湾滨海科技新城的重要战略节点,蓝色新区本着“城市发展新中心、城市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高端生态居住区”的发展定位,突出“高端、新兴、蓝色”的特色和方向,着力发展公共服务、现代金融、商务会展、信息服务、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承接蓝色硅谷核心区产业孵化。同时,坚持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按照“统一规划、近远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计划投资50亿元,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先期启动5.2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利用5年的时间,完成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建成“二五一十”工程,即“两个公园”是盟旺山公园和龙泉湖公园;“五大中心”是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文化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一个广场”是市民广场;“十大建筑”是建设不少于十座集商务、科研、办公于一体的总部大楼、精品商务楼、星级宾馆、大型购物中心等特色建筑,其核心区的辐射拉动力明显提升,中央商务区功能发挥明显增强,全力打造更具现代化、更具生态型、更具魅力、更宜业宜居的综合性新区。(周长凤)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