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期700余天已引进十余家企业!青岛主城区首个MO产业项目部分封顶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建设工期700余天,已引进十余家企业!青岛主城区首个MO产业项目部分封顶
建设工期700余天,已引进十余家企业!青岛主城区首个MO产业项目部分封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6日讯 机械轰鸣,塔吊林立,日前,位于市北区德兴路29号的市北都市科技园项目正快速“生长”。1号楼、3号楼已主体结构封顶,3号楼转入预制墙板安装,后续机电安装、室内装修、幕墙等工程将同步施工。中建筑港集团项目现场负责人梁华介绍,该项目将于5月12日前全部封顶,项目总用地面积25214.3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75642.90平方米,建设工期761天,1号楼、2号楼功能为研发+厂房、3号楼为商业+办公、4号楼为商业+公寓。
市北都市科技园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重点发展产业,打造集研发、制造、仓储、商服、人才居住、企业孵化、行业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产业园区,构建高端产业垂直生态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青岛主城区首个MO(新型产业用地) 落地项目,据项目招商人员介绍,MO(新型产业用地) 落地项目具有可配建项目多等特点,备受工业“服务+”、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5G+智慧城市、体验型消费、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产业的欢迎,目前已经与百余家成长性强、发展空间大的企业洽谈,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其中头部企业占到三成。“招引过程中,我们通过精准描绘企业画像、编制招商企业地图、形成企业数据库的方式,精准匹配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项目招商人员说。
“项目自去年5月开工以来,先后克服了多雨、疫情反复、材料进场困难等诸多难题,按时完成了每月的施工节点计划。其中1号楼进度比计划提前了3到5天”,梁华介绍说,项目推进如此之快,是因为使用了“黑科技”——BIM智慧工地系统,让项目施工变得“耳聪目明”。
“有了BIM技术,所有工作同时进行,也不怕会‘打架’。” 梁华表示,将大数据、智能化、BIM、物联网等集成应用于施工现场,让工地长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看得到违章、听得到噪声、闻得到粉尘、说得出指令,构建起“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部”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让工程建造变得更聪明、更安全、更高效。
(作者:马英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