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9年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行业深度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ypark)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个企业社区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蕞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行业深度研究与行业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建设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蕞后分析了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二章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市场环境分析
2.1生态工业园建设政策环境分析
2.1.1生态工业园基本法律法规
2.1.2生态工业园金融支持政策
2.1.3生态工业园税收优惠政策
2.1.4生态工业园人才培养政策
2.1.5生态工业园土地供给政策
2.1.6循环经济“十三五”规划
2.2生态工业园土地利用环境分析
2.2.2生态工业园用地布局及影响
(4)预备用地、生态绿地及道路用地
2.2.3生态工业园用地价格走势
2.2.4生态工业园用地需求分析
2.3生态工业园建设经济环境分析
2.3.4宏观经济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生态工业园项目建设与投融资分析
3.1.1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对比
3.1.2生态工业园共生类型对比
3.1.3生态工业园管理方式对比
3.1.4生态工业园建园方式对比
3.2国外生态工业园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3.2.3生态工业信息网络培育启示
3.3国内生态工业园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3.3.2生态工业园项目建设进展
3.3.3生态工业园区域分布状况
3.3.4生态工业园细分项目分析
3.4国内生态工业园投资商投资因素
3.4.5生态工业园与供应商距离
3.4.6生态工业园价格与优惠政策
3.4.7生态工业园人力资源因素
3.5国内生态工业园开发模式分析
3.6国内生态工业园开发成本分析
3.6.1生态工业园项目前期费用
3.6.2生态工业园征地补偿费用
3.6.3生态工业园市政建设费用
3.6.4生态工业园征地税费及规费
3.7国内生态工业园投资情况分析
3.8国内生态工业园融资情况分析
(1)产业关联型生态工业园融资状况
(2)改造重构型生态工业园融资状况
第四章中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分析
4.1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4.1.1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分析
4.1.2生态工业园规划模式分析
4.1.3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分析
4.2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层次与框架
4.3.1生态工业园区产业链规划准则
4.3.2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整合
4.3.3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网整合
4.4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与发展途径
4.4.2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构建
4.4.4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途径
4.5生态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架构建设
4.5.1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4.5.2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4.5.3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4.6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能值评价
4.6.1企业内层次循环经济能值评价
4.6.2企业间循环经济能值流动分析
4.6.3生态工业园区内循环经济能值
第五章中国重点经济圈虚拟型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1长三角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1.1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5.1.2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1.3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1.4长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5.2珠三角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2.1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5.2.2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2.3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2.4珠三角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5.3环渤海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3.1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5.3.2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3.3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3.4环渤海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5.4大西南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4.1大西南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5.4.2大西南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4.3大西南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4.4大西南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5.5合肥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
5.5.1合肥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基础条件
(1)合肥经济圈产业集群条件分析
(2)合肥经济圈信息平台建设现状
(3)合肥经济圈诚信制度建设分析
(4)合肥经济圈环保产业发展状况
5.5.2合肥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基地选择
5.5.3合肥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主要产业链
5.5.4合肥经济圈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
第六章中国生态工业园示范单位经营管理分析
6.1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经营管理个案分析
6.1.1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6.1.2广州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6.2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经营管理个案分析
6.2.1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糖业)建设示范园区
6.2.2鲁北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
6.3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经营管理个案分析
6.3.1青岛新天地工业园(静脉产业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第七章中国部分省市生态工业园投资运行分析
7.1北京市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1.1北京市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1.2北京市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1.3北京市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1.4北京市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1.5北京市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1.6北京市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1.7北京市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2上海市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2.1上海市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2.2上海市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2.3上海市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2.4上海市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2.5上海市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2.6上海市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2.7上海市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3天津市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3.1天津市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3.2天津市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3.3天津市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3.4天津市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3.5天津市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3.6天津市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3.7天津市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4江苏省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4.1江苏省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4.2江苏省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4.3江苏省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4.4江苏省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4.5江苏省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4.6江苏省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4.7江苏省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5浙江省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5.1浙江省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5.2浙江省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5.3浙江省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5.4浙江省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5.5浙江省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5.6浙江省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5.7浙江省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6广东省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6.1广东省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6.2广东省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6.3广东省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6.4广东省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6.5广东省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6.6广东省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6.7广东省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7辽宁省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7.1辽宁省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7.2辽宁省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7.3辽宁省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7.4辽宁省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7.5辽宁省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7.6辽宁省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7.7辽宁省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7.8福建省生态工业园投资建设分析
7.8.1福建省循环经济运行概况
7.8.2福建省生态工业园项目分析
7.8.3福建省生态工业园经济规模
7.8.4福建省生态工业园经营效益
7.8.5福建省生态工业园支持政策
7.8.6福建省生态工业园投资机会
7.8.7福建省生态工业园面临威胁
第八章中国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分析
8.1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基本情况
8.1.1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环境
8.1.2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规模
8.1.3生态工业园招商定位分析
8.1.4生态工业园招商标准分析
8.1.5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趋势
8.2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模式分析
8.2.7六种招商引资模式比较分析
8.3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风险与规避
8.3.1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风险分析
8.3.2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风险规避
8.4生态工业园招商引资营销策略
第九章中国生态工业园项目运营管理分析
9.1生态工业园投资运营主体分析
9.2.1园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9.2.2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案例
9.2.3园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
9.4.4生态工业园后期运营成本
9.4.5生态工业园土地增值潜力
9.4.6生态工业园管理服务优劣
9.4.7生态工业园土地物业合法性
9.4.8生态工业园价格与优惠政策
9.5.3生态工业园传播受众分析
9.5.4生态工业园媒介策略分析
9.5.5生态工业园品牌营销与管理
9.6生态工业园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第十章中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建议()
10.1一流园区成功建设运营特征分析
10.2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问题
10.2.1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政策缺陷
10.2.4生态工业园技术创新力不足
10.2.6生态工业园管理体系不完善
10.3.1欧盟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3.2美国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3.3日本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3.4国内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
10.4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出路
10.4.3利用经济杠杆联接不同企业
10.4.4注重自有知识产权及环保技术
10.4.5建立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
10.5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10.5.1生态工业园产业引进建议
10.5.2生态工业园优惠政策建议
10.5.3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10.5.4生态工业园管理与服务支持系统
10.5.5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技术支持系统
10.6生态工业园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
10.6.1生态工业园建设规模预测
10.6.2生态工业园管理趋势预测
10.6.3生态工业园产业重心预测
10.6.4生态工业园区域分布预测
10.6.5生态工业园投资战略规划()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