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洋河镇
洋河镇位于胶州市西部,人口5.8万,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
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接胶州湾高新技术加工区,是进入青岛的咽喉要地。204国道、诸黄公路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道光乙巳《胶州志》标为“香店”,因地处艾山脚下,是艾山每年四季庙会的交通要道,村民以做香为业,故名香店。后演化为香甸。取古乐府《孔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元末(年月不详),蔡、李二姓分别由蔡家沟、河西郭迁来立村,因位于大朱洋西面,人们称作西朱洋。明初,山西袁姓在此建立坟茔,规模庞大,逐渐将村也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清朝中期(年月不详),林立堂从诸城县林家村逃荒到此定居,繁衍成村,因位于神山之前,命名为神山屯。
村庄由来 相传明永乐年间(年月不详),李士芳从云南迁来立村,因村庄座落于立岭之间,故命村名为李家屯。
位于洋河镇南部,南与胶南市的丛家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明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宾州移民至此,为了纪念故地和表示为人贤达有礼,命村为宾贤。
村庄由来 相传四百年前(明万历年间),宋姓由胶州南乡宋家泊子迁居此地立村;原称河西宋家,演化为宋家。
位于洋河镇东南部,南边与胶南市王台
村庄由来 相传明朝初年(年月不详),有郭姓人家迁来立村,命村名为郭家小庄。
位于洋河镇东南部,艾山山脉的南端,西北是大山,西是山相家村,
村庄由来 建村于明永乐年间。传说清末在南岭修有山神庙,庙碑记载为大庄,土地千亩,有韩、马、杨、王等姓。因当时该村较大,故名大庄。因县内重名,1980年9月更名为
村庄由来 在明朝初年由郭姓立村,因村子位于王台河以西,故取名河西郭。
位于洋河镇南端,南依河西范,西邻崔家小庄,东接大相家村,北靠裴
村庄由来 相传五百年前(明成化年间),王、杨两家从云南移居此地立村。后王姓发展兴旺,遂以王姓命村。为与小王家区别,称为大王家。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道光乙巳《胶州志》即已标注。传说为明朝于姓移来落户,后将村庄命名于家村。1980年9月,因县内重名,更名为小于家庄。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因地处山寺西北的沟坡而得名。
位于洋河镇蕞西边,山洲水库东岸,东北边是牛栏沟村,南面是神山主峰,北面为
村庄由来 相传明初薛姓从薛家岛迁来立村。因土地肥沃,地势较好,明朝迁拟建胶州城于此,后因交通不便而作罢(未见史载)。群众认为迟早这是建城之地,便命村为等城。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道光乙巳《胶州志》即有标注。相传二百年前邓姓从冷家村迁来立村,故名邓家庄。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清初(年月不详),由赵姓立村,名赵家村(与道光志符),后演化为赵家庄。1980年9月,因县内重名,更名为南赵家庄。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唐朝,沙、王二姓从小云南迁来立村,因南临洋河而得名。
位于洋河镇西北部,西北面是山寺村,西南为窝洛子,南面为刘家
村庄由来 建村于明洪熙建元(公元1425年),崔姓兄弟,由小云南移民立村,因在武山之旁,取名崔家山,演化为山子。
位于洋河镇蕞东部,东临204国道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名称来历传说有歧。一说为曲姓炉匠立村,名曲家炉。一说建村时芦苇丛生名曲家芦。道光乙巳《胶州志》在此位置标为“王家芦”,是否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以山命村。据民间传说,有一蒋性打虎,追赶到此山把老虎治服,从此人们称村边小山为驯虎山。有说好汉驯虎后投宿该村,遂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海沟乙巳《胶州志》即有标注。相传明朝肖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因当时有大片李子树林,故命名为李子行村。
村庄由来 建村年代不详。传说为朱姓立村,古时该村多以烧窑为业,故名小窑。后演化为尧舜之尧。
位于洋河镇中部,东临十亩田村,西靠香甸
村庄由来 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刘姓由张应移来立村,因村东高家山下的大道口有貌似石门的两块岩石,故取名石门子村。
村庄由来 相传四百年前,相、徐二姓从青州府迁居此地定居,繁衍成村,分别称为大相家和徐家大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称为大相家。道光乙巳《胶州志》标大相庄。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清代(年月不详),周姓从南乡龙王庙迁来立村,因座落山岗取名山周。1958年在村前建水库,取名山洲以示水库蕞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