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未达要求齐鲁工业大学青岛项目再选址
一座城市的发展,归根究底,兴于人才,立于产业。人才之于城市,是推动经济上升的原动力。
近年来,高校的引进一直是青岛人茶余饭后热议的线年,城阳区人民政府就与齐鲁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2020年3月15日明确了项目的落地位置。之后一段时间,项目建设一直“未有音讯”。
2021年1月15日,上马街道对齐鲁工业大学青岛项目进展有了新的回应,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由于原选址上马街道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不能满足高校科教园区建设用地需求。全区将统一安排,尽快确定项目选址位置、建设规模和具体范围等事宜。
据悉,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因项目用地面积较大,且不符合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目前正在积极协调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调整事宜。
2019年9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成立海洋技术科学学院。但是基于济南校区和菏泽校区均不靠海,对于齐鲁工业大学来说,寻找一个能够至少作为产学研基地的靠海校区,成为海科学院和海洋类学科发展的“必选项”。
一座位于青岛市具备专业基础和研究规模的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成为齐鲁工业大学建设靠海校区的目标,并且青岛市本身的涉海科研、产业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发展板块,这就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建设青岛校区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随后,2019年10月9日,城阳区人民政府与齐鲁工业大学在府新大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将以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为依托,与城阳区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合作。
与北京、上海等先进成熟的一线城市相比,作为山东重点打造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更加迫切需要高水平高等学府的助力。
如今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的引进,显然满足了这座创新之岛的期待。
应该说,在青岛的城市发展战略中,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将会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城市社会发展来看,高等教育为青岛带来一波可观的“优质流量”。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高校毕业生,为社会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资源,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局面,从而提升青岛发展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从城市经济发展层面来说,这座海洋科技产学研示范基地的到来,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发展有注入了新鲜的发展血液。高校与企业的强强联合,科研创新与海洋开发密切结合将会拉动青岛经济的蓬勃发展。
此外,在发展中,大学已然成为产出高水平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人才作为头部资源,是科研创新的关键,围绕新基地项目的建设,新的选址地点或将形成培养、引进、研发、应用等人才全产业链集聚效应,进而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无可比拟的人才资源和创新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