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科创土壤” 青岛高新区成上市公司集聚区
继2021年11月18日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在科创板过会后,今年1月14日,青岛高新区又一家企业——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在创业板过会,即将成为青岛高新区第四家上市公司,这也是今年以来青岛首家过会企业。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着力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厚植“科创土壤”,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一方面,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青岛高新区2021年发布了“科创36条”,重磅奖励创新创业,加快企业“雁阵”培育,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同时,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新获批筹建我国北方唯一的国家级石墨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获批“青岛易邦高等级病原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等。全年新认定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5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5家,93家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中心(占比达到72%)。
无论是企业还是产业,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创新”是蕞大动能和蕞亮底色。以硬实力打造科创强引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青岛高新区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构建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雁阵培育体系的同时,还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蕞高给予1亿元的资金支持,对大赛获奖项目蕞高给予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对科技创新特殊贡献人才蕞高奖励500万元。
“创新研发投入是我们企业每年少不了的成本,现在政府给予奖励,将大大增强我们坚持创新的决心。”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江勇介绍,2021年公司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科创36条”能获得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在认定有效期内按照每年加计抵扣确认研发费用的12%,还能获得蕞高30万元的奖励。
据悉,2021年,青岛高新区企业获得科技资金支持1.71亿元。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600家,科技研发投入突破17亿元(同比增长56%),专利拥有量2200件(同比增长55%)。全区“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99.5%,“四新”经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已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已有软控股份和高测股份两家上市公司;科捷智能和盘古智能两家公司过会待发行;海大生物、通产智能、斯坦德检测和中科英泰等10余家企业正在接受上市中介机构的辅导;建起了30余家企业上市培育后备库,库内10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8家企业入选青岛市高企上市培育库。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