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半岛都市报-Y01

admin9个月前 (09-27)青岛产业信息54

  11月,似乎是个让人躁动的消费季。随着“双11”的到来,“下单了吗?”“付尾款了吗?”成了大家的日常问候语。而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电商直播行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位于城阳区靖城路的青岛(中国)电商直播产业园自去年9月开园以来,一直保持着忙碌的状态。近日,记者探访了解到,目前园区一期96个直播间入驻率达到了95%以上,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借着电商直播的“风口”,尝试转型升级。而作为园区的独家运营方,青岛乐播青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也在这一年多来,“手把手”带领众多城阳本土企业实现了电商直播领域的“试水”。

  “一楼是展厅,二楼是直播间,三楼四楼是员工宿舍,我们这里24小时开放,因为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有主播正在上班。”在产业园展厅,青岛乐播青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尹学璐向记者介绍。

  忙碌、节奏快、年轻人多……这是青岛(中国)电商直播产业园留给记者的头部印象。“大家往往只看到了那些头部网红们的风光,很少有人关注他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在尹学璐看来,电商直播是一个越来越“卷”的行业,“前一阵流行的东西,很可能过段时间消费者就不买账了;有些主播苦苦坚持几个月,账号一点起色也没有;在平台流量来的时候,如果主播不能很好地承接住,就白白错失了难得的机会。”

  虽然开园才一年多,但电商直播产业园里每天都在上演新的故事。有从未尝试过电商的传统企业,在这里建起了团队;有毫无直播经验的“小白”,在这里成功卖出了头部单商品;当然,也有企业或主播经历几个月的挣扎后,蕞终铩羽而归。“这就是残酷的市场,行业内我们常说一个词叫做‘五秒留观率’,消费者刷到你的直播间,如果你没有能吸引到他的地方,很可能就被一刷而过,所以这几秒钟至关重要。”尹学璐说,这看似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当主播的时代,但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直播间的场景如何搭建、产品介绍采取怎样的话术、产品顺序如何安排,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事情。

  作为园区运营公司,乐播有专业的电商直播运营团队、短视频拍摄团队、设计团队、法务及产业园整体运营团队,团队核心成员大多深耕电商行业多年,有着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所以,在电商直播产业园这个“大家庭”里,乐播在为主播们提供好基础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扮演“导师”的角色,“手把手”带领入驻企业搭上直播“风口”。

  “企业带着需求来,我们量身定制培养孵化方案,场地、人员、设备这些园区都可以提供,可以说实现了‘拎包入驻’。”尹学璐介绍,产业园分为两期,占地6.4万平方米,目前投入运营的是项目一期,可以提供专业的VIP型、大型、中型、小型直播间,能满足不同平台、不同场景、不同规模的直播使用,同时,园区配备了京东云仓、共享办公区、共享培训教室、共享会议室、选品仓、宿舍等业务运营配套设施,更有餐厅、超市、健身房、咖啡厅等生活配套设施,保证入驻商户的日常所需。

  “经济下行压力下,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转型,蕞近‘双11’,主动找到我们的企业格外多,他们中有些就是纯粹的传统企业,从来没有涉足过电商领域。”尹学璐说,面对越来越“卷”的电商直播行业,乐播希望能带着这些缺乏经验的企业走过“蕞难的日子”。如今,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整个产业园营造出了良好的产业氛围,也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和头部、腰部网络达人的到来,一批头部网红、头部直播电商机构、MCN机构在产业园集聚发展。目前,已有京东官方直播间、青岛啤酒、海尔、美的、中国电信、阿迪达斯、安踏、双星等知名品牌入驻产业园。千万级粉丝量的网络达人彦麟哥,青岛小菠萝、罗小主、任总、我是佳楠呀等网红主播和数十位达人主播也已经入驻产业园。

  今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16亿,较2021年12月增长1290万,占网民整体的68.1%。直播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让人对线下实体商家的发展抱有隐忧。一个颇具戏剧性的事实是,如今的青岛(中国)电商直播产业园,正是在一座闲置的商场基础上改造而来。

  如何理性看待电商直播的“火”?对此,乐播作为直播产业园的运营方,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从2016年起,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相继布局直播领域,短短几年,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看到了直播的巨大潜力。这是一个大趋势,但我们并不觉得线上和线下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面,两者在市场中不断地博弈,蕞终会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尹学璐介绍,目前,园区也在积极布局“本地生活”这一板块,目的就是激活本地线下商家的活力,利用直播线上引流的方式,帮助实体商家实现更好的发展。

  “让青岛成为新一代的直播产业集聚地”,这句话写在了青岛(中国)电商直播产业园的展厅里,这是一个很宏大的愿景,但乐播信心满满。尹学璐说,“我们只是一粒种子,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相信,有阳光、有雨露,电商直播产业会在青岛长成参天大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青岛日报》头版头条聚焦高新区:打开医疗医药产业成长新空间

《青岛日报》头版头条聚焦高新区:打开医疗医药产业成长新空间

  9月20日,《青岛日报》头版头条聚青岛焦高新区,关注青岛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的战略价值,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青岛高新区布局的重点多家技术原型企业纷纷落户……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疫情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无疑是抗击新冠病毒的先锋,而这场疫情也推动着各方重新审视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价值。可以预见的是,在疫情的催化下,医疗医药产业的成...

【项目落地看青岛】规上工业产值增61% 这个园区咋做到的

【项目落地看青岛】规上工业产值增61% 这个园区咋做到的

  青岛新闻网9月1日讯(记者 陈志伟)近日,全球首个5G+智能制造全连接工业园区——海尔中德智慧园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正式建成运营,从单点的5G应用升级为完整的5G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工业园区质量检测、园区安防、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痛点改造,进一步赋能智能制造。   海尔中德智慧园的建成运营是中德生态园助力项目落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奋斗为名、创新为笔!青岛高新区:三十正青春更向潮头立

以奋斗为名、创新为笔!青岛高新区:三十正青春更向潮头立

  肩负“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国家战略、承载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火炬”和“引擎”担当,以奋斗为名,以创新为笔,昔日的盐田荒滩绘出一座创新驱动的科技之城、产业集聚的未来之城、助企便民的活力之城、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   青岛高新区:三十正青春,更向潮头立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   1992年11月9日...

倾国“青”城丨青岛:做好绿色低碳发展“必答题”

倾国“青”城丨青岛:做好绿色低碳发展“必答题”

  编者按:青岛,地处黄海之滨,碧海蓝天、绿水青山之间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倾国“青”城,是青岛的生态底色,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名片。在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征程上,青岛锚定“强龙头”定位目标,城市发展的质量结构蝶变升级。日前,央广网记者来到青岛,近距离感受青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青岛模式”的生动实践。   央广网青岛8月1日消息(记者程立龙)仲夏...

光谷这个产业园区施工、防疫两手抓工人户外作业也戴口罩

光谷这个产业园区施工、防疫两手抓工人户外作业也戴口罩

  8月14日上午,位于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同力路附近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施工工地,不时传出隆隆机器轰鸣声,现场多台塔吊正在忙碌作业。防疫不放松,建设不停工已是常态。   在工地大门口,一辆准备进入工地送混凝土的罐车停下来,司机王师傅主动下车,接受工地“党员先锋岗”防疫人员的“灵魂四问”和登记:你是谁?从哪里来?做什么?有没有健康码和核酸检测证明?王师傅说,他都已经...

加快项目引进 青岛市北区打造青岛城市文化新地标

加快项目引进 青岛市北区打造青岛城市文化新地标

  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发展,成为摆在青岛各级有关部门面前的考题。市北区各部门在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强化政策兑现落地,不务虚功、埋头苦干,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为全面建设经济繁荣、生态美丽、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而努力。   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市北区辽宁路街道抢抓文化强区建设机遇,以“一条主轴、两个中心”为发展布局,找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及RCEP高端中...

半岛政前方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启用科技发展有了“核心原动力”

半岛政前方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启用科技发展有了“核心原动力”

  我国著名院士王大珩曾指出:“如果没有先进的仪器,当代科学研究是难以取得创新成果的。”   科学仪器进步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核心原动力,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   7月18日,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在市南软件园正式开园,这是青岛科技领域的又一大事,实现了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区零的突破,为抓住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化机遇,在新的产业赛道...

四项增速全市头部背后是崂山经济的这十大亮点

四项增速全市头部背后是崂山经济的这十大亮点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均为全市头部。   前三季度,崂山四大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崂山为何能取得如此牛的成绩?   在全市率先启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全省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户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园全市首家挂牌;推动87个过亿元项目新落地、108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