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青岛开发区 1984 年 10 月经国务院批准,1985 年 3 月动工兴建。1992 年,区 内兴建了国家级保税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5 年设立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 区;2006 年设立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2008 年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2011 年 中德生态园正式奠基。目前管理区域总面积 478 平方公里,有 7 个街道、1 个镇, 322 个村居,常住人口近 80 万人。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 下,青岛开发区紧紧抓住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立足为青岛和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作贡献,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 本土优势彰显特色,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激情创业、服务为民,加快建设幸福美 好新区。 ——建设实力更强的经济新区。2012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365 亿元,增长 14.5%;规模工业总产值 4331 亿元,增长 20.4%;全口径财政收入 424.1 亿元,增 长 17.2%;固定资产投资 624 亿元,增长 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0.7 亿元, 增长 14.6%;综合发展水平评价连续 9 年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五强。1-3 月份,地 区生产总值增长 13.4%;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 1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7%; 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 10%。 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区、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智慧城、 北部产业新城、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区、青岛信息谷和前湾新港城等“七大板块” ,大力 推进载体平台建设,作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坚持集群、高端、低碳发展, 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措并举” ,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 动” ,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 ,着力构建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港口、 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六大产业 集群”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 85%以上,产值和销售收入均过百亿元的企业 6 家,重 点配套和核心技术项目达 200 余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突破信息服务业、旅游业、航运商贸金融业、医疗 健康产业和教育衍生产业等服务业五大领域,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 高到 36.8%。2012 年,服务外包实现离岸合同额 1.1 亿美元、执行额 1 亿美元,均 占青岛市的 1/3 以上,连续 5 年实现翻番式增长。全年接待游客突破 1200 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 72 亿元, 分别增长 65%、 30%。 区内的前湾港是青岛港的主港区, 2012 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 4.07 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1450.3 万标箱,是世界第七大港、 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依托港口优势,聚集港航物流企业 1 万多家。以航空航天、 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2012 年,全区 84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 业完成产值 951 亿元,总量占规模工业产值 29.6%,同比增长 13.9%。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建设高端商贸集聚区、西海岸孵化器、高端物流产业 园区、软件及服务外包核心园区、凤凰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总部、商务及金融集 聚区等 “六大特色产业园区” , 实施人才和保障性住房工程, 搭建高端服务业发展载体 和平台,五年内计划建设 1600 万平方米,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重点建设的青 岛信息谷,一期占地面积 6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 200 万平方米,是西海岸经济新区 的启动区。 成功创建家电电子、船舶和海洋工程、软件和信息服务 3 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 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是全国蕞大的无梭织 机生产基地,北方蕞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微型车生产基地。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 构 59 家, 是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 区。 在“七大板块”建设中实施“三大计划” ,增创发展新优势。绿岛计划,以凤凰岛国 际旅游岛为先行示范区,对全岛整体绿化,蕞终放大到黄岛全域,以绿化提升城市 品质,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之岛。国内首座商业运营的薛家岛电动汽车智能充 换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创建国家工业生态园区。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 35.3%,城区 绿化覆盖率提高到 45.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93.4%。蓝岛计划,立足于海洋生 态环境保护,实施全域河流治理和环境保护,让天更蓝、海更蓝,大力发展蓝色经 济,离岸开发海洋,打造蓝色之岛。推进海洋倾废区和滨海岸线综合整治,规划建 设离岸人工岛,加快建设人工鱼礁。智岛计划,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激励、保障 机制, 5 年引进培育 20 名左右顶尖人才 (团队) 、 200 名左右领军人才 (团队) 、 2000 名左右紧缺人才, 实现 10 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 大力发展智慧经济, 打造智力之岛。 拥有 8 所高校、13 万大学生,驻区高校大学生本区就业率提高到 15.9%,人才总量 达到 21.5 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60%,荣获“全国科技进步 考核先进区” 。 ——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新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国家级开发区体制 机制创新试点深入实施。 制定现代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项目前期评审和后期 绩效评价体系。发展蓝色金融、离岸金融,建设金融集聚区,全区金融机构超过 60 家。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争创全国头部个紧密型的“双法人”制职教集团,打造 国际化的全国知名职业教育品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事项审批效率平 均提速 70%。荣获“中国蕞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荣誉称号。 截至 2012 年底,已有近 6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累计引进投资过千 万美元项目 520 个,投资过亿美元项目 31 个,世界 500 强投资项目 94 个。2012 年,完成外贸进出口 243.8 亿美元,增长 15.9%,其中出口完成 98.8 亿美元,进口 完成 145 亿美元, 分别增长 6.1%、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