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千亩新型显示产业园加速崛起
2022青岛国际显示大会以“显示视界创新未来”为主题(李紫恒摄)。
新华社客户端青岛7月4日电(记者李紫恒)近期,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迎来关键节点,提前63天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同时2022青岛国际显示大会的举办,一举签下总投资206亿元的11个“芯屏”项目。两者勾勒出青岛打造国内重要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雄心。
新型显示产业园头部次进入到人们的视线,是在青岛市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总投资110亿元的福建万达光电、融合光电Mini LED背板、3D车载盖板、兴泰高端智能光电连接器4个开工项目,就位于该产业园。该产业园以京东方青岛基地项目为“龙头”,着力围绕新型显示产业链聚链延链强链做文章。
如何让产业园迅速成势,关键靠项目引建。青岛开发区按照新型显示产业链图谱和模组项目上下游配套需要,会同京东方等合作伙伴,进行精准招商,以项目大突破支持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目前,除京东方青岛基地项目外,产业园已落地中南高科、福建万达、融合光电等7个重点项目,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正在洽谈推进20余个“芯屏产业”配套项目,其中包括总投资近60亿元的4个京东方青岛基地配套项目。
而此次在显示大会上签约的11个“芯屏产业”项目中,小尺寸背光源显示模组生产基地、光电设备及精密辅材生产基地、全自动光电精密辅材和光电半导体设备、中大尺寸触碰显示模组生产基地、3D玻璃盖板生产基地等9个项目,也将入驻青岛开发区新型显示产业园。
京东方青岛基地项目继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后,正向着11月首片产品点亮目标全速冲刺。中南高科·青岛光电产业园等开工项目加紧施工、拔节生长;在谈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新型显示产业园建设已步入快车道,链式发展已然成势。
作为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链之一的新型显示产业链,被视为青岛振兴实体经济、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西海岸新区也提出五年内打造千亿级“芯屏产业”规模,在青岛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中走在前、开新局。
未来,青岛开发区将聚焦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工业增长新基地的改革发展使命,着手制定一系列推动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链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与此同时还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精准导入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正按计划快速推进。在青岛开发区,以新型显示产业为引领的产业新城正加速崛起。
30多颗卫星全天候为环境安全站岗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筑牢“钢铁长城” 守护公共安全
桥梁隧道与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近日从海南医学院药学院获悉,由该院教授曾念开带领的菌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组在我国发现了白盖鸡油菌、维蕃鸡油菌、松林鸡油菌、灰黄鸡油菌4个新物种。
2022-10-14 05:50
创新智慧与胆识成就“世界头部拱桥”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主持设计建造的广西平南三桥获第15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实现全国桥梁类项目此项大奖零的突破。
2022-10-14 05:50
江苏连云港首次大批量运输超长风电叶片
超长风电叶片在港东方公司码头准备装船。
2022-10-14 06:10
【科技改变生活】“动态绿波”促一路畅通
所谓动态绿波,就是根据路面车流量实时调整绿灯时长,以提升驾驶车辆时遇到绿灯的次数。
2022-10-14 05:50
非凡十年|数说创新驱动发展十年“成绩单”
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2022-10-13 10:11
我科学家“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图像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对光催化剂纳米颗粒的光生电荷转移进行了全时空探测,在国际上首次“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图像。
2022-10-13 09:28
科普:点击化学,如乐高玩具般结合分子构建模块
用人工方法合成天然分子是药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复杂分子的构建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不仅生成不必要的副产物,还增加提纯难度,使得药物分子的生产过程既耗时又昂贵。
2022-10-13 03:55
前三季度重大水利工程开工数量创新高
1至9月,全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累计达42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数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纪录。
2022-10-13 03:5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揭示了复杂的多重电荷转移机制,“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影像。
2022-10-13 03:55
2022-10-13 04:05
湖北发现多个鱼类新物种和新纪录种
湖北神农架、巴东、宜昌和丹江口等地,发现多个鱼类新物种和新纪录种。过去近一年时间内,调查团队对湖北境内的神农架林区、巴东县、丹江口市、点军区、石首市、蔡甸区和黄梅县7个试点调查区域,进行了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阶段性研究结果。
2022-10-12 09:39
拉尼娜事件仍在持续,今年“冷冬”还是“暖冬”?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全国共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蕞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青阳、湖北阳新等3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
2022-10-12 09:39
2022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10日在线上启动。本次活动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国妇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主办。
2022-10-12 05:10
湖南工商大学:交叉融合培养数智型管理人才
必须掌握新一轮技术变革对数字化人才需求的大趋势,回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按照交叉融合的思路,抢占数字化人才高地。
2022-10-12 04:55
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于11日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2022-10-12 04:45
可视化“天宫课堂”明天开讲!带你复习前两课知识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在“天宫”开讲。
2022-10-11 10:50
十年来我国“大国重器”亮点纷呈 创新成果世界瞩目
十年来,我国的“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创新成果世界瞩目。记者了解到,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不仅单机容量排名世界头部,还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研发、制造、安装带动了我国水电装备全产业链的升级换代。
2022-10-11 09:42
“天宫课堂”第三课12日实施 同步天地做实验
“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2022-10-11 09:37
我科学家率先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千蚕基因组”),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实现了家蚕这个物种遗传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家蚕”。
2022-10-11 04:40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