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又一峰: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加速隆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
9月22日上午,2022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作为加快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推广、加强产业合作的专业化平台,这已经是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举办的第五届,已经成为业界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站在这个业界的高平台上,凭栏四顾,从产业基础,到不断更新的产业政策,到专业化的园区载体,再到不断纷至沓来的产业链企业……虚拟现实产业在青岛正成腾飞之势。
汇聚全国70%研发力量的产业标杆区域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技术,虚拟现实产业正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发展态势,早在2016年,崂山区就提出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战略构想,特别是今年以来,崂山区紧紧抓住山东数字强省建设和青岛市城市更新建设、实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的历史机遇,以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规划建设为突破口,争当元宇宙的“头号玩家”。
经过这些年的积累沉淀,崂山已经在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产业培育等诸多方面塑成先发优势,形成领跑身位,据统计,崂山目前汇聚了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依托歌尔和北航青岛研究院,搭建起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分室等国内VR领域顶尖科研机构,国字号实验室,合作共建了青岛山景虚拟现实研究院等11家科研机构,成功创建山东省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
当前,青岛市崂山区已经形成了歌尔、抖音Pico、聚好看等龙头企业引领,海信医疗、数智孪生等特色企业茁壮成长,近100家虚拟现实相关企业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崂山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2022年,全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20亿元。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在致辞中表示,虚拟现实产业是青岛重点布局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青岛市抢抓发展机遇,强化政策引导,虚拟现实产业蓬勃发展。青岛市将聚力建设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和高品质专业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政策“大礼包”为风口行业再吹“东风”
在优质的产业基础上,省、市、区各级抢占产业风口和发展机遇期,为虚拟现实产业送上政策“大礼包”。
今年3月份,省工信厅联合省发展改革、教育、科技等6部门,启动实施《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打造全球重要的虚拟现实产业高地,优化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技术协同创新、开展行业应用示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加快形成以青岛为中心,济南、潍坊、烟台、威海4市联动,其他各市协同的“1+4+N”产业布局;6月份,省政府又专门出台了《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出一系列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政策包,重点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支持研发创新、培育优势主体、加大推广应用、强化人才引育、落实要素保障、加强组织实施等7个大方面,提出了13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卞成,代表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 结合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发展实际,集中市、区两级力量,共设置了5个方面12条具体政策,是目前国内支持专业园区发展政策中非常系统、全面、含金量较高的一套政策。系统集成了园区建设、企业培育、项目招引、技术攻关、平台搭建、体验应用、人才集聚、要素保障、行业交流等一揽子支持措施,与青岛市人才强青、硕果计划、先进制造业18条、会展十条等重磅政策紧密衔接,为企业项目从落地孵化到培育壮大提供全要素保障,推动产业突破发展,培育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新动能。
卞成介绍,青岛市这项政策是全国首个市区两级一体化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园区内企业项目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内两级财政用于支持产业园区建设、企业培育的投入将超过12亿元,政策精准回应园区发展诉求,如青岛市财政将连续三年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园区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普惠性人工智能算力服务,给予园区企业更多的人才引进配额等,使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时效性,有力推动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
以金融的力量推动产业的发展,在青岛更是政策包中的必备“武器”。青岛市财政局局长鞠立果在会上发布了虚拟现实种子基金,鞠立果介绍青岛市财政局联合崂山区政府,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设立目标规模25亿元的虚拟现实产业引导基金,其中包括5亿元规模的种子基金和20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基金将蕞大限度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聚焦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园区创新创业项目,助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壮大,培育虚拟现实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加速培养产业新增长点。”
政府有作为、企业有信心、产业有未来
会上,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揭牌。
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克敏介绍,园区总面积约2000亩,计划总投资约160亿元。据了解,市、区两级将聚力建设高品质的专业化产业园区,完善专业化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在产业园中依托歌尔集团等链主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硬件、软件、内容、应用全产业链体系,加快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除了“硬件”到位,园区的“软件”同样“高配”: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刘韵洁,山东未来网络研究院党委书记丁力以及山东建筑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清奎,歌尔股份总裁姜龙,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芝涛,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秘书长于文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子信息与创新研究部副主任陈曦等接过聘书,成为产业园的“智囊团”成员。
会议现场,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等31个项目现场签约,总签约额高达287.2亿元。投资额代表的是企业的信心。
歌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表示,青岛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发展环境,歌尔将青岛作为全球布局的重要环节,在青岛布局了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积极打造虚拟现实核心产业链,并在青岛建设了全球研发中心,未来将汇集上万名高端研发人员,构筑包括虚拟现实、声学、光学、显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术融合的总部级研发中心,此外,歌尔在青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高通公司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与北航青岛成立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我们相信,未来青岛市崂山区将成为世界级的虚拟现实研发制造基地,歌尔也将与大家共同努力,将青岛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虚拟现实产业之都。”
Pico总裁周宏伟表示,Pico自2015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受到崂山区、青岛市以及山东省的大力支持,pico的营收从2019年的2亿元,到2021年超过4亿元,预计到今年将会达到20亿元,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Pico和崂山区正式签署Pico青岛项目合作协议,将公司与青岛的合作推向深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口之上,一个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高地,正在青岛的山海间,加速隆起。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