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产业而未来”青岛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解析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青岛房天下官方平台,为您提供行业动态和优惠讯息。每日推送新鲜房产资讯、购房指南、优质房源,为您开启一站式购房服务!房天下,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从农耕文明到新石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再到如今科技信息化时代,新兴产业伴随着信息化崛起。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实现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因此,各级政府对于新兴产业都高度关注,每年梳理重大项目重点支持,通过产业园区化,将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园区是指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产业园区是新型现代化产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它在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之间形成了产业联动的桥梁,承载着主导产业的合理链接与配套等功能。
进入21世纪,第四代工业革命以信息计算为引擎,驱动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AI、数字创意、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航空产业、电子商务等领域不断拓展新的高地。近年来,青岛围绕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全市统筹、龙头引领、建群强链、要素保障”的集群发展方式,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六个城市”的战略安排,并将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排在“六个城市”的首位。产业园区的发展正是将先进优势集群集约化,定制化、标准化配以各类软性服务,促进高效能转化,产业结构升级。
政策方面,青岛先后印发《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青岛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支持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关于振兴实体经济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印发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青岛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青岛自贸片区)发展若干政策》《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等,内容涵盖政府领导班组对接、土地出让、政策扶持、金融服务、园区规划、产业引导、招商引资方方面面,全方位支持各类新兴产业园区化发展。
据房天下不完全统计,不包含前几年已陆续交付运营的产业园区,青岛目前在售待售、即将推出的各类产业园区约55个,主要集中在城阳、高新区、黄岛、即墨。青岛传统型工业园区以生产制造为主。近几年随着产业升级迭代,新兴产业集约化发展,新型科技园区、专业园区日益增多。
从大类上来分,产业园区一般分为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科技园区。传统生产企业以工业园区为主。专业园区依托特定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科技园区一般集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物业类型上包含写字楼、标准研发区间、无污染生产单元等,配套商业物业配套、研发中心、公共服务和金融、技术支持平台等。
产业园区既承载青岛新旧产业动能转化也承载着科技突破技术创新、独角兽企业塑造的重任。布局上,专业园区以政府主导,科技化园区以重点行业支持为主,工业园区相对稳健成熟。
依托专业园区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去年青岛先后揭牌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新型显示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等。根据规划,青岛计划在全市范围内首批建设15个专业园区,每个园区聚焦1个主导产业,创新建立1个工作专班、1个发展规划、1套综合政策、1支专业招商队伍、1支产业基金,“5个1”工作机制,让青岛的新兴产业得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
科技园区方面,磊鑫都市智造园、中科青岛研发城、天安数码城、天安科创城、大荣生态科技园、山东大学国际产业园、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碧海科技园等都超前布局,将科技企业发展需求与园区生态服务相结合,从研发生产、到配套服务、金融对接、服务支持等全方位搭建共生闭环平台。
以目前高新区CBD入驻园区企业数蕞多的中科青岛研发城产业园区为例,多个组团服务于科研办公项目、产业孵化器项目、高端商务需求等。目前园区入驻有腾讯、华为、红建投资、中国石化、中建中新、人民视听、瀚远医药、中科信、智名人力、中软国际、标普检测等知名企业。园区初期规划了约30000㎡复合配套区域和约2000㎡的多品类沿街商业空间,包含层高接近10米的约900㎡左右的路演大厅,约8000㎡的商务文化中心,约5000㎡的商务酒店以及约5000㎡的大健康中心等;未来还将配备包括休闲购物广场、咖啡店、书吧、酒吧、园区餐饮、超市等复合商业业态,提供更舒适便利的办公生活空间。目前,已投入运营约7000㎡室外法式园林广场,约200㎡公共会议室约800㎡的综合活动大厅等,可满足公司团建、客户接待、路演、产品推荐会、大型培训会议等需求。园区自持的约1000㎡园区食堂以及静秀园临街商业也将陆续开业,全方位打造功能齐备、适宜企业及商务人群办公、生活的园区微环境。
扼守城阳、李沧要塞,刷新城阳新高度的磊鑫都市智造园近日也展露雏形。作为主城区商圈内融合智造产业与服贸办公的磊鑫都市智造园规划有产业大厦、研发中心、中试车间、标准车间、员工食堂和宿舍等多个功能区;此外还配套有星级酒店和商超、路演大厅、共享会议室、共享办公空间等。园区多组团服务不同业态。同时园区运营通过软性服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资金、人才、订单等各类需求,将智慧化科技融入园区运营,提高协同办公、生产效率。
随着我国产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园区主导产业也在不断扩充,入驻产业园区企业数量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企业类型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虚拟现实、电商运营、大健康、装备制造、物流、文创等众多领域。受顶层设计、政策引进、发展理念、考核体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产业园区也存在同质化现象。面对去同质化产业发展趋势,各园区要提前布局,差异化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园区间的产业互补。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面临结构升级、动能转换的使命。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以前广大工业园区基础上,近几年产业园区规模、数量快速发展。未来,产业园区面临从高速发展的“增量时代”向增速下降的“存量时代”转变。这也对园区设计布局、招商引资、产业集群凝聚、园区特色化运营等提出挑战。
数字时代的当下,产业园区的发展已从单一模式向“产城融合”模式发展。产业园区的定位与规划需紧跟未来城市发展诉求,不断促进园区智能化、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服务,打造创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将产业的发展融入城市生活功能区的打造,构建产业、人口、城市化水平良性循环。园区功能要系统化、资源共享化、服务深度化,将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融合,搭建宜产宜居的生态综合体;满足园区人才工作、居住、休闲的需求。
产业园区利用产业链,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围绕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完成产业链闭环;利用资金链,通过科技孵化金融、供应链金融、政策性金融,赋能带动要素配置与交易;利用创新链,增强研发项目转化实力,缩短转化时间,孵化主导产业;利用服务链,构建优质高效的创新增值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数智化充分赋能,提升管控和运营能力
以数智化技术手段为底层支撑,重构园区运营管理体系,是成为持续赋能园区运营模式创新和突破的核心力量。数智化园区从信息化管理、复合型服务、多元化空间布局、全周期化运营等多维度赋能园区创新发展。
或许,住宅主导的地产潮头已过,但全球化经济比拼正在深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经济驱动龙头的产业园区浪潮正在来临!
附表:目前青岛在售、待售产业园区项目(不完全统计)
(资料参考:中研普华研究院、产业园智库研究、智孵科融、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产业园区是指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0$“因产业,而未来” 青岛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