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和力”十四五现象级大会背后的青岛传感器变局

admin8个月前 (09-27)青岛产业信息24

  近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城阳区人民政府等承办,中青科智能传感器科技产业园等协办的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大会暨第三届先进材料前沿学术会议在青岛举行,引起了青岛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广泛关注。

  会议期间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与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智能传感器技术突围与产业发展,同时,青岛市智能传感器产业技术发展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市智能传感器产业专家智库也揭牌成立,标志着产业园搭建起从技术到市场的全流程平台,再一次打造传感器行业青岛范本。

  据了解,此次合作所落地的中青科智能传感器科技产业园是中青科与和达集团联手打造,在城阳区树立了青岛新科技的标杆。近年来,和达集团在产城融合领域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不断塑造产业标杆,形成了独特的“平台+生态”发展模式,与青岛共成长。

  在青岛迈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将通过“和力十四五”专题,深度剖析“青岛的和达现象”。

  青岛市“十四五”目标建议中先后10次提到工业互联网,建议中指出要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在青岛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载体支撑优势下,突破传统的产业主体,发展新经济是青岛下一步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十四五”新时期的青岛工业互联网建设,正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准,突破发展人工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核心引领性产业。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深入,国内产业已经逐渐将物联网应用引入工业生产中,利用物联网独有的数据采集等优势,打造高度生产自动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感器的应用在中国的工业生产中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传感器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是网络互联数据产生的根源,也是工业互联网所形成的生态闭环中蕞关键的部分,其产业发展质量将直接决定着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水平。

  而青岛强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丰富的应用场景,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已然具备了适合传感器产业发展的土壤。目前,青岛已经聚集了1833家工业互联网生态企业。在场景应用上,青岛每季度发布200个“工业赋能”场景和50个“未来城市”场景,已经推动签约应用场景改造提升项目158个。青岛的传感器产业正在加速落地,大势渐成。

  和达集团远瞻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深入研究青岛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需求,助力青岛产业链生态构建,时刻紧抓着青岛发展的脉搏,率先在传感器领域与中青科合作。

  2019年6月,和达集团与中青科携手共投资30亿元,共同入驻上马街道,打造总占地面积约200亩的中青科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园区按照“科研+产业+资本”相结合的模式持续运作,汇聚产业链资源,打造传感器行业生态系统。结合中青科科研优势,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相关研究领域专家科研领军人才,形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20 余项的产业技术高地,为园区企业提供国内领先的核心技及产业支撑。同时,园区打造的“五大研发中心”、“五大示范基地”、“一大集成平台”、多个金融及办公配套齐发力,拉动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其中,研究院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孵化、公共研发服务方面深入发展,为各行业提供更聚焦、更灵敏的解决方案,推动“政、产、学、研、 用、商”融合发展和产业资源聚集,形成传感技术行业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生态圈,推动产业链资源集聚和优化配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感技术研发及应用基地。

  同时,园区内配置物联网产业大厦、总部办公港、国家级传感器产业基金中心和中青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地等金融及产业配套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形成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加速青岛创新元素聚集,切实推进青岛的工业互联网发展。

  和达集团近年来,在产城融合领域以“平台+生态”发展模式,打造全业态产业体系,形成了特色的和达产业生态,在智慧产业、新基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文旅、物流等多行业,与世界500强、中国100强、行业龙头等近百余家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多个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青岛在制造业的强大实力加持下,正在不断创造北方产业链现代化的奇迹。作为深耕岛城28载的本土企业,和达集团以独特模式必将乘势而起,“和”力为青岛十四五发展贡献力量,推动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跃进式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产业资源共享平台驱动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产业资源共享平台驱动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了解到,由中电光谷在新区开发建设的中电信息港项目一标段进入收尾阶段,现场正在进行大范围的楼体玻璃幕墙施工,沿峨眉山路城市形象提升工程也在抓紧改造。   作为2021年青岛市级重点项目,中电光谷致力于将中电信息港打造成新区的新经济总部集群,并且定位高标准建设“新型产城综合体”,面向年轻商务人群,创新打造青年社交多元街区OVU PARK。按照项目...

为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出谋划策!青岛市产业园区研究会成立

为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出谋划策!青岛市产业园区研究会成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5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产业园区研究会正式成立。根据《青岛市产业园区研究会章程》,研究会将主要就产业园区的政策、发展和行业标进行研究并推出发展策划和咨询服务。   研究会会长、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副部长金花表示,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目前青岛市产业园区的研究并没有跟上产业园区的发展,与国内上海、深圳及杭州、苏州、宁...

京东落户城阳!智能物流园、产业园规划方案公示!

京东落户城阳!智能物流园、产业园规划方案公示!

  为了保障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去年9月份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上马街道片区CY1408单元地块控规调整进行社会公示。调整后居住用地仍为三块,拆分出一块一类工业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和部分绿地改为一类仓储物流用地,公园绿地调整为三块。   经上马街道落实,为贯彻落实城阳区的“四区一园”发展战略,上马街道今年以来积极引入高端产业,打造新一代智...

今年青岛已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66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青岛已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66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

  “村”变“城”提速:宜居亦宜“业”   今年青岛已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66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青岛城中村改造工作正稳扎稳打有序推进,日益让群众得到实惠。今年,全市计划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80个,惠及居民4.6万户。截至目前,今年已新启动项目13个,66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中。   “城...

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升级发展!这处物联生态智慧园区应时而生!

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升级发展!这处物联生态智慧园区应时而生!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每一片土地都有诉说不完的故事,某种程度上说,一座城市核心产业的变化,也映衬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纺织服装是即墨蕞有基础、蕞具特色、蕞有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产业链条供应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的搭建、支撑作用仍存在不足,致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步伐减慢。   今年“两会...

北科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5月要闻

北科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5月要闻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北科建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5月要闻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刚刚过去的5月份,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都有哪些大事要情呢?小编带您一起回顾。   为进一步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密切政企关系,促进深度合作,经青岛公司前期...

半岛政前方 35年奋斗从0到千亿今天全球聚焦青岛这个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半岛政前方 35年奋斗从0到千亿今天全球聚焦青岛这个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轨道交通产业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是中国创新的骄傲,是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出去”的国家名片,从中央到青岛都高度重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在多个外交场合亲自推介中国高铁。   今年初,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一直以来,青岛都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摇篮”和“高地”,孕育了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所、四方庞巴迪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轨道交通...

园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园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4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支持的技术改造专项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青岛高新区经济发展部会同青岛市发改委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阅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听取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汇报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等情况,通过现场考察和充分讨论,认为项目完成了计划建设内容,竣工验收资料和文件齐全、完整,符合验收要求。   “海尔生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