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利用闲置 低效资产引来21个优质项目经济开发区盘活存量添动能——《突破项目用地瓶颈》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引进的项目急需落地,用地指标日趋紧张,如何让项目少占地、快落地?今年以来,我市面对项目用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勇于“攻山头”,敢于啃“硬骨头”,创出一些可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为项目早日落地开工扫清障碍。本报即日起刊发《突破项目用地瓶颈》系列报道,介绍经济开发区、水集街道等镇街在土地清障、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方面,土地、厂房闲置或利用低效,另一方面,项目找不到合适地块上马,想转让土地的企业找不到买家。为破解这一难题,经济开发区完善闲置土地数据库和利用闲置土地招商项目信息库,对摸排出的闲置资源逐个研究制定盘活处置方案,开展产业链招商。今年以来,摸排出各类闲置资源106处,其中,可高效招商闲置土地和厂房14宗;已盘活闲置厂房土地921亩,落户项目21个,涉及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商务、高端食品加工等重要发展板块,亩均税收可达到25万元/亩。“从项目敲定地块到试生产,仅用了3个多月。”11月9日,在投资额2亿元的西微雅健康食品项目现场,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青岛西微雅食品有限公司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年产值超过3亿元。之所以项目建设如此迅速,归功于经济开发区为他们协调了一处闲置厂房。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看准原某企业停产多年的闲置厂房区位优势及周边配套,向青岛西微雅食品有限公司推荐。考虑到闲置厂房不仅能大幅降低建设成本、还能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本已准备撤离莱西的企业负责人将企业搬迁至经济开发区。通过收购重组,经济开发区已盘活资产370余亩,引进了SEMI半导体产业协会、赛伯乐共创中心、清华启迪等3个平台项目和新诺科航空航天材料、纬而视电子等9家实体企业。通过转让嫁接,有研科技等7家企业盘活了闲置资产520亩。在土地“二次开发”中,经济开发区对传统产能、低附加值的企业,实施就地转型,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企业FCP中德氢能源产业园,将原本闲置地块重新利用,转而发展清洁能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推动洁净能源——氢能源在全国应用规模普及化及打造国家氢经济的国家级重大项目,原本低效利用地块走上了高质量利用之路。此外,还引入猪八戒网、安徽云电网络科技、莱月科技、中科钢研石墨烯碳纳米电加热膜等高新技术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近10亿元。同时,对于少数债务过重确实不能继续运转,但又拒绝退出的企业,经济开发区主动加强与法院的联系,大胆运用司法拍卖手段,提高资源盘活成功率。目前,已通过司法拍卖成功盘活闲置土地30亩,落户2家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