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建
198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关于青岛、烟台两市进一步开放、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方案的报告》,其中指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为15平方千米,近期开发范围为2平方千米。由此,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告诞生,成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1985年3月28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典礼隆重举行,3000余人参加。市委、市政府向开发区赠送金色的拓荒牛雕塑,鼓励开发区的建设者发扬坚忍不拔精神,开拓发展好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胶州湾西岸开发由此掀开崭新一页。
开发区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做法,以项目促基建,以基建保项目,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蕞优化的配置和使用,初步创造了招商引资的条件,开创外引内联的新局面。至1992年,开发区建成10平方千米,引进三美电机、青岛正大、统一产业、中达化纤、美得视等130多个内外资项目。1992年12月,开发区与黄岛区两区体制开始合并,开发区由此扩展到黄岛全区,发展空间由原规划的15平方千米扩展到159平方千米,成为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功能相对完善的区域,为青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