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落地!青岛高新区“牵手”海大附中
6月10日,青岛高新区管委、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与青岛三十九中、青岛五十八中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明确中欧国际城初中将由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办学。
作为岛城优质的教育名校,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的签约落地,无疑将提升青岛高新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度。
6月10日,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正式签约落地高新区,中欧国际城初中将由其办学。
现场签约仪式上,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常务副主任,城阳区委副书记李天传在致辞中表示,青岛高新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将为合作办学学校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进一步擦亮青岛高新区教育品牌,将高新区打造成为青岛乃至山东的“教育高地”。
据了解,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是高新区首个独立的公办初中,该学校位于青岛市高新区华贯路以东、泰鸿路以北、规划东25号线以南、规划一路以西。项目占地面积3545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985.45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能满足未来教育模式,实现“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校园。学校建成后,将设置30个班级,可容纳1500名在校生。按照计划,青岛三十九中将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
近年来,伴随区内人口不断增加,建设更多的新学校迫在眉睫,而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建成以后,不仅能进一步缓解高新区目前初中阶段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对于优化该区域内的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也将起到优化作用。
始建于1952年的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是青岛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完全中学,也是一所基础人文素养厚重、艺术成就享誉全国、海洋教育特色鲜明、在岛城甚至全国享有盛名的优质特色中学。
据悉,青岛39中(海大附中)高中校区现有40个教学班,建有115个学科功能教室,9个现代化海洋实验室,打造“在研究中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教育生态。
放眼望去,学校多项成绩领跑:全国首个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首个创办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的学校、首个建立院士实验室和博士工作站的学校、首个全体学生都进行课题研究的学校、2018年唯一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岛城普通中学……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青岛39中学生近1000人次获得430项国家级奖项。每年均有40个以上学生研究课题获国家“海洋科研未来之星”优秀课题奖。
得益于独具特色的办学实践和瞩目亮眼的办学成绩,使得青岛39中成为岛城家喻户晓的优质名校。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附属中学,学校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邀请中科院院士管华诗、郑守仪、吴立新等专家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先后聘请了40多名海洋教育科研专家作为特聘教师,设立博士工作站并聘请中科院、中国海洋大学等200余名博士担任学生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等。
2020年,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教育集团成立,坚持多元一体合作办学,聚集优质教育资源,使得学校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对于高新区的广大居民来说,此次青岛三十九中(海大附中)学校落户高新区带来的不仅仅是优质的硬件资源,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青岛高新区教育板块再上新台阶。
教育配套完善可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带来人口的集聚,激发城市、区域经济活力,也是提升区域含金量的重量级砝码。
深谙此道,高新区在聚焦经济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主责主业的同时,提出将继续把教育事业作为区域发展的头等大事,优先发展建设教育新高地,打造全市优质教育示范区。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不断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前已投入使用的6所高品质幼儿园及青岛中学、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北京实验二小青岛分校)、银海学校等一批重点中小学就已备受各界关注。而云集于此的“硬核”教育资源还远不止于此。
2021年7月,青岛五十八中学高新校区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解决高新区居民子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调整办学范围,增加九年一贯制学段扩大为十二年制学校,为高新区教育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高新区还规划建设专业足球篮球学院和康复大学,真正实现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至高等院校,全龄段优质教育项目的有效衔接。
长远来看,选择扩优提质均衡教育版图,体现了高新区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考量。换言之,随着优质教育项目的相继落地,民生水平持续改善,教育也将成为青岛高新区蕞具吸引力的“金字招牌”。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