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2023年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将推动10项重点工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答记者问|2023年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将推动10项重点工作
12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生动实践”主题系列发布会头部场,介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开局之年的实践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学东 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
办公室副主任、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
齐鲁法制网记者:今年我市低效片区产业导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总指挥部办公室是如何开展低效片区招商工作?
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 王学东
王学东: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产业导入主要体现在低效片区开发、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轨道交通TOD建设等方面,重点在低效片区开发。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今年围绕着低效片区招商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有关区市围绕年初确定的十大低效片区充分储备项目。经过全市上下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十大低效片区基本形成了在建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推进体系。
到目前为止,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产业类项目在建项目十大低效片区中129个,总投资1345亿元;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1238亿元;在谈项目73个,总投资1944亿元。在129个在建项目当中,投资过百亿的项目有4个,过30亿的项目15个;在签约的60个项目当中,投资过百亿的项目4个,过30亿的10个。
二是推动低效片区各具特色,产业集聚化发展。崂山的虚拟现实产业园、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西海岸的新型显示器产业园、航贸金创新园;城阳的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产业园,大唐、海利康、均和等产业园;市北的中车智汇港、跨国公司区域总部,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园;李沧区瑞金路产业园等均在低效片区正在建设或着手建设。
三是推动各方面对低效片区招商全面发力。首先明确落实低效片区所在区市或土地所有者作为招商主体,明确了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有关市直部门产业指引、招商服务,专题推介等职能作用,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了面向央企、商协会、中小企业等的系列整体推介。同时坚持规划先行,融资助力,有效破解历史遗留问题,考核督导,多策并举,全面推动低效片区招商。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方向明确,目标清晰,工作系统,各区市推进有力,相关部门工作得力,使得低效片区招商成效明显。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2022年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多显著成效,如银海立交、辽阳路快速路主线号线即将开通、跨海大桥高架二期快速推进等,那么2023年全市将重点推动哪些工作?
市委副秘书长、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执行主任 姜德志
姜德志:2022年作为三年攻坚的开局之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社会关注度很高,媒体也给予了全面的报道,看到了这些变化,市民朋友们也对我们党委和政府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过去很多没有通的道路现在通了,堵塞的立交交叉口现在变成立交桥,过去人过马路很难的情况有了过街天桥,过去很多散乱的地方变成了口袋公园,变成了比较好的休闲场所,过去老旧小区各种飞线、停车难、脏乱差的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这些作为开局之年取得成绩,为我们的未来以后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基于2022年的工作,我们在2023年,明年的工作也提早进行了谋划。在今年的10月份我们就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前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谋划。一个是项目的收集,第二是对一些攻坚项目进行研判,把那些长期没有攻下来的硬骨头,还有一些钉子项目列为我们的攻坚台账,作为在明年加大攻坚力度的情况下予以攻坚。
具体来讲,首先是城市更新,城市更新还是紧紧围绕着中山路及周边的片区,加大历史建筑的修缮,继续加大我们的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将一些新型的产业、网红带流量的业态引进到我们的中山路里来。中山路更新不是简单的重新复活,而是一个带有品质提升、内涵更加丰富、更加体现时代特征和时尚特点的更新,来重焕我们中山路旅游的活力,也擦亮我们这张历史文化街区的名片,使我们青岛市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和多元。
第二,在低效片区这一块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刚才学东主任对2022年低效片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我想明年我们在低效片区当中要做三项工作:头部,继续加大对低效的园区、产业区和城中村的征迁力度,但是征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落产业,要提升城市功能短板,优化布局,提升环境品质,这是我们的目的,实现我们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我们发展的内涵,实现我们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的目的,让市民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有更完善的城市生活和配套。在低效片区的招商引资当中,我们要把握“三个1/3”的原则,我们在更大的片区对低效片区腾空的用地要保证1/3用到产业,1/3用到安置和商品房的开发,1/3要用于到生态、公共设施配套、市政道路配套等基础设施环境设施建设。我们腾空土地坚决杜绝那种腾空了地,简单地房地产开发就了了,这种做法是杀鸡取卵的做法,不能够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够保证产城的融合发展,更难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城市更新明年要考虑的重点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好项目、大项目的落地力度,加大我们24条产业链不断地延链、强链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现在已经承接的8个专业化园区基础上还要继续扩大,围绕我们规划的15个专业园区还要再做更多的专业化园区,这是我们的目的。
第三,关于我们的旧城和旧村。首先要对老旧小区的改造提高我们改造的标准。改造标准提高,首先改造的内容和改造投资的额度。今年我们每平方米的造价要比去年还要提高100元,所涉及到的改造内容更加多元,使老百姓居住的老旧小区能够真正实现管线下地,道路畅通,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方便的目的。在旧城旧村方面的第二项工作就是城中村改造,我们对青岛市全市域内的城中村又做了进一步的摸排,在摸排城中村当中,首先我们确定了中心城区的范围,这个中心城区是指我们全域的,各个区市的中心城区,按照历史沿革、建设和投资强度、基础设施配套率以及城市功能的体现、功能形象的体现,我们确认了各个区市的中心城区。在确定中心城区的范围基础上,在这个范围内的现有城中村又进行了摸排,我们感觉到还有好多城中村没有被摸上来。我们摸排了之后,将这些城中村建立台账,推送给各区市,把这些城中村列到我们近几年攻坚的议事日程和计划里面去。经过几年的攻坚,真正实现我们每个区市的中心城区都有一个质的变化,量的改变,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功能提升、品质提升和面貌的改变。
第四,市政道路。今年我们已经贯通了32条未贯通道路,开展了一系列的立交桥、快速路、主干道的改造和打通工作,明年对那些还没有完成的工程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快施工,尽早地投入使用。同时我们还要开展一系列涉及到城市主动脉的重要道路,还要疏通、贯通,包括一些快速路,包括南北向、东西向等等这些快速路,都列到我们“15515+N”的计划里面去,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加大力度进行建设。
第五,交通基础设施。这些主要是由交通局负责对外交通,铁路、公路、港口等等一些重大的对外交通设施。明年我们还要围绕着城市周边的一些高速公路,要按照高标准去拓宽改造。另外也要加快建设与京沪二通道的连接,与瓦日铁路的连接,更加关注青岛-日照高铁的前期谋划等前期工作。另外还要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港口功能和一些项目建设。当然对今年已经开工的明年续建项目还要加大力度,加大施工的力度,加大投资力度,尽快地投入使用。
第六,地铁及沿线。可以说我们的地铁沿线,所有的线路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开工,明年我们将重点关注地铁沿线的站点及周边区域的开发,也就是TOD开发,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要加大投资力度,利用TOD引导性的开发,使我们的地铁站都变成一个城市交通便捷、生活方便、业态丰富、活力呈现的城市节点,要做成这个样子,使我们的城市发展更加有质量。
第七,停车设施建设。我们在停车设施建设当中要关注东岸城区和旅游景区、老旧街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相关部门已经对我们所有的停车资源进行了排查,这些停车资源也交给了负责停车场设施建设的部门和区市,在这一块将加大力度,来解决好老城区停车难问题、老旧街区停车难问题、旅游景区停车难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一年的努力,不但是增加了泊位,而是更形成了有效的供给,来缓解我们停车的压力问题。
第八,公园城市建设。首先是加大我们已经开工的,还没有竣工项目的建设,另外还要加大环胶州湾绿道、城市东岸的绿环、口袋公园、立体绿化、节点绿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关注“微更新”。我们现在对全市“微更新”行动也提出了行动方案,下一步要围绕这些城市节点、企事业单位入口、老旧小区入口和一些重要的居民休闲聚集的节点开展一系列的城市“微更新”,让城市的景观环境更加具有设计感,更加具有艺术范,更加具有魅力。
第九,拆违治乱。这项工作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老百姓对拆违治乱工作依然关注度很高,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努力。我们现在紧紧地抓住在全市摸排的这840片脏乱差环境恶劣的片区,以它为抓手,以点带面,实现我们拆违治乱真正成效的显现和环境的改变。
今年12月很明确,将重点河道治理作为第十大行动,纳入到我们的攻坚行动里面来,让河道水清岸绿,成为我们生态的“绿带”,生活的“秀带”,城市功能完善的“金腰带”。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