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首个!就在青岛!
作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同步上线的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发动机”。除了刚刚上线P算力的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外,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预计年内还将上线P算力的青岛“海之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100P算力,相当于5万台高性能PC的算力。届时,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将形成“双算力中心”,年内算力规模达到250P,成为立足青岛、辐射山东乃至长江以北区域的智算枢纽,也为进一步承接全球人工智能创新资源转移落地,奠定了强大算力基石。
算力上的突破是山东全速竞逐人工智能产业赛道的有力注解。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获批以来,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机制,“一区两翼”的布局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发展的头部梯队。其中,青岛全市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多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55亿元。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智算谷)园区一隅。图源:闪电新闻
依托“双算力中心”,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以建设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目标,主攻算力服务支撑供给地、软硬件融合创新策源地、产业智能化应用引领地等方向,以及信创硬件制造、复杂算法软件研发、模型训练与数据服务3条新兴赛道,深度拓展智慧家居、工业智能、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生命健康、空天地海6大应用场景,将成为山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根据计划,到2024年,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28年,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600亿元。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企业“应声而来”。
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智算谷)总体空间示意图。图源:闪电新闻
青岛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应用场景丰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浪潮奔涌,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理想之城”。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性的新型技术能力,也正在被视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青岛率先制定人工智能推广应用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青岛获批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其中的重要任务便是在重点领域为AI技术的创新应用探路。
青岛市出台《青岛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目标。
青岛将人工智能列为24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之一,规划建设多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出台《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青岛将以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先导,以培育一流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为主攻方向,夯实人工智能算力算法等核心环节,推动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拓展。力争到2024年,建设1个国内领先的算法商城和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布局5个左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和融合赋能中心,形成具有示范推广效应的100个算法产品和应用典型案例,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开发应用高地。
青岛逐渐建立起人工智能产业链条,
华为、腾讯、百度、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海康威视等15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发起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极视角、以萨技术、创新奇智等独角兽企业总部落户青岛。
园区所处的崂山区,还是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具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为标杆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梯队。截至目前,崂山区已拥有海纳云等AI领域重点企业170余家,约占全市1/3,AI核心产业规模占到全市50%以上。
开园当天,青岛市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这也是全国首个市、区两级一体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政策,从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支持企业集聚发展、强化产业技术支撑、优化生产要素保障4个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构建集聚共生的生态圈。
从青岛市工信局了解到,根据政策,预计未来三年内,市、区两级财政用于支持产业园建设、企业培育的扶持资金将达到5.3亿元,还将组建总规模10亿元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崂山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20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这些真金白银将直接投入企业发展所需,涵盖房租补贴、算力运营服务补贴、人才引进等全链条、全流程。
原标题:《省内首个!就在青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