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向下、产业向上:多地百亿订单签约国家政策效果初现?
3 月 23 日,业内翘首企盼的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规划文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发布!氢云链团队在头部时间邀请到两位业内资深产业政策专家,分别为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吉诗博士、同济大学张存满教授,在 3 月 23 日下午 4 点 10 分召开线上会议,在氢云链创始人邱月盈博士主持下,携手两位专家共同为大家解读《规划》精神、分析政策机会和挑战。氢云链解读:一个氢能产业的 身份证 ,与补贴无关。《规划》亮点是突破了燃料电池汽车范畴,从 大氢能 概念出发,在以往政策基础上,有继承、有更新、有变化,将其概括为:1 个定位、3 类影响、7 个特点和 4 个疑问。围绕产业目标设计模糊、是否能够发展蓝氢、财政扶持力度和方向、管理归口不明 4 大疑问,赵博士和张教授纷纷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2、蕞高补贴 2000 万,探索建设市区加氢站!武汉市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
武汉市政府官网 3 月 31 日发布了《武汉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一下简称《意见》),提出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协同发展的中国氢能枢纽城市。《意见》中对于武汉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财政扶持力度及方式、氢能应用推广方向进行了规定,具体如下。在发展目标方面:(一)氢能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二)氢能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三)氢能示范应用广泛开展。在财政补贴方面:(一)培育氢能龙头企业。(二)扩大氢能产业投资。(三)扩大氢能汽车研发制造。(四)支持加氢站投资运营。(五)优化燃料电池车船政策支持。在推广应用方面:(一)完善加氢站空间布局。(二)探索氢能应用示范。(三)促进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应用。(四)优化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环境。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 1 万亿元;到 2050 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 1.3 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 10%,中国将成为蕞大的氢能市场。随着国内 双碳 和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到位、产业化大幕拉开,国内氢能市场迎来规模快速扩大的预期。氢能具备能源属性,氢能市场未来必然具备全球化特征。在市场预期明确的情况下,外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将在市场起步之处就面临国际企业的竞争。据氢云链数据库统计,已有近 60 家外企在国内深入布局氢能产业,项目数量超过 140 项,而与之合作的国内企业超过百家。外企布局情况特点如下。国家分布:德美日企业数量超 6 成;产业链分布:外企项目聚焦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环节;地域分布:上海城市群项目数量占据半壁江山。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4、NEXO 窝里横 ,Mirai 下坡路,clarity 清库存,2022 年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怎么走?
根据氢云链数据库,全球在售的燃料电池汽车车型众多,但销量集中在现代 NEXO 与丰田 Mirai 两款车型上,曾经作为主力之一的本田 clarity 由于停产,也处于零散销售的状态。现代继续主导着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现代 NEXO 的 1、2 月销量分别为 368 和 652 辆,今年累计销售 1070 辆,同比增长达到 35%。从总量看,现代的销量占比达到了全球总量的将近 50%。二代 Mirai 未能扭转对 NEXO 的颓势。业界对丰田的二代 Mirai 给予了厚望,但丰田 Mirai 的 1、2 月销量分别为 347 辆和 412 辆,今年累计为 759 辆,同比下降了 14%,继续落后于现代 NEXO。本田缓慢清库存。由于本田已经宣布停产燃料电池汽车,因此现阶段的销量应该是在清库存。本田 1、2 月分布销售了 34 和 43 辆,今年累计售出了 77 辆燃料电池汽车。中国市场挂零。中国尽管有多个车企推出了燃料电池,但仍然没有启动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的迹象,仅有少量的实验用车。由此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也受到部分氢能从业者和爱好者批评。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5、百人会氢能论坛 聚焦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陈清泉院士、亿华通、国电投、壳牌、JM 论道氢能新阶段发展方向
3 月 23 日,刚刚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已经拉开全面发展的序幕。3 月 27 日下午,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举办的 氢能产业论坛 上,来自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亿华通常务副总经理于民、国电投氢能首席技术官柴茂荣、壳牌氢能事业部亚太区总经理陈肇南、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北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史英哲、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JM 高效自然资源板块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钱挺等人士展开了针对性深入探讨。具体内容可以点击绿色标题阅读原文。
3 月 30 日,由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管委会、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主办的 风起太平湾氢城绘蓝图 2022 太平湾 氢湾风港 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推介会在大连成功举行。推介会采用 线上 + 线下 方式,对新能源产业园以及氢能园、风电园两个园中园进行集中推介,并举行云签约仪式。招商局太平湾公司总经理胡勇、大连市发改委副主任叶景岩共同为太平湾新能源产业园揭牌。本次太平湾新能源产业签约项目 11 个,其中氢能园签约项目 5 个、风电园签约项目 6 个。氢能园方面,招商局太平湾与中能建氢能公司、中集安瑞科、无锡和晶科技、威驰腾新能源汽车、鞍钢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美锦能源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丰田中国 )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美锦能源与丰田中国作为各自所在领域的优势企业,拥有良好的商誉和丰富的资源,经友好协商,双方同意建立旨在推进普及氢能的战略合作关系。合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开展氢能全产业链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以普及氢能源车和助力实现氢能社会为愿景,探讨氢能全产业链的合作可能性。包括定期举办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探讨进一步合作方案等;2、保持其他领域的交流。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绿色能源制取氢气、氢气的安全运输、加氢站建设、分布式能源发电、氢能源制储运加用大数据监管平台、非车用领域的氢能民用产品应用示范项目或商用产品等方面探讨合作。此外,飞驰科技 / 青岛美锦及美锦能源指定主体将在 以奖代补 示范期内,合计采购 2000 套华丰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应用推广。作为头部批次,飞驰科技与青岛美锦新能源,将联合购买 600 套由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同型号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近日,国家级氢能源产业示范区项目位于金水科教园区,是全省 三个一批 重点项目,一期规划占地 100 亩,计划总投资 22 亿元,由森思达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国家级氢能源产业示范区项目主要建设氢能科技产业园,开通试点运营氢能车辆示范线路、联合中国石化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加氢站、氢油合建站,围绕风光制氢、管道输氢、设备智造、氢能应用等氢能源全产业链,形成科技研发、高端智造、检验检测、培训教育、高端人才服务等新能源产业生态集聚区。同时,项目将在有条件区域试点天然气掺氢入户,降低民用天然气碳排放并提高使用效能,推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郑州更好更快落地落实。预计 2024 年项目一期将建成投产,建成后年制氢量达 3000 吨,每年新增工业产值 50 亿元。
9、电解制氢 6000Nm/h,总投资 14 亿!阳光氢能携手正能集团打造鄂尔多斯首个氢能源制储用一体化项目
3 月 31 日,阳光氢能与正能集团举行合作协议 云签约 仪式,深化 绿电 + 绿氢 领域合作,共同打造 内蒙古圣圆正能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 。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计划投资 13.96 亿元,规划建设 6000Nm ³ /h 电解水制氢、200MW 光伏发电、2 座 1000kg/12h 以加氢为主的综合能源站项目及配套设施,是伊金霍洛旗 风光氢储车 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战略代表性项目。阳光氢能为该项目提供制氢电源、制氢装置、智慧氢能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3 月 28 日,中集集团旗下中集安瑞科与 Hexagon Purus 的氢能合资公司中集合斯康氢能发展有限公司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政府签订投资入驻协议,将于 2022 年第二季度在石家庄开建氢气瓶生产线,产品组合将包括用于公路车辆、铁路和船舶应用的氢气瓶及供氢系统。本次开建的石家庄工厂,主要包含新的复合材料氢气瓶、供氢系统以及用于交通领域的氢气瓶的生产线的建设,未来将具备 III 型和 IV 型氢气瓶的生产和系统组装能力,并打造成为面向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 35Mpa 及以上(含 70Mpa)的复合高压氢气瓶的高度自动化生产设施的标杆。
7、2021 年燃料电池专利:亿华通、格罗夫、上海电气新增专利位居国内 TOP3!燃料电池专利申请地区上海头部、广东第四
9、工信部第 7 批推荐目录:上海重塑配套蕞多、一汽红旗燃料电池轿车、德国电堆首次上榜,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加速开放!
10、2021 年 1-6 月海外氢能汽车销量破万 ! 政府 有形的手 能否助力跨越 市场鸿沟 ?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