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东科技金融头部城西海岸凭什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潘超 王秀洁 孙静 青岛报道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可以说,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金融赋能的有机融合,将是加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2月25日,“科技金融助推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特邀全国科技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齐聚西海岸,共同探讨科技金融如何有效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作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近年来科技金融的发展和运用表现抢眼,要素基础、服务支撑、资本环境和企业实力都已经走在青岛乃至山东前列,同时也在持续发力山东金融头部城。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青岛西海岸新区再次将“科技金融”提上日程,举办高端专业论坛,意义弥足珍贵。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其壮大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有力体现,也是坚定不移推动对外开放,加速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力证。
自批复成立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依托区位优势,战略叠加,已经发展成为引领青岛发展的龙头。
这里用占青岛不足五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GDP、三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超过三分之一的进出口、四成的海洋生产总值,综合实力位居国家级新区三强、全国百强区第四名。
在青岛整体发展格局中,西海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西海岸科技金融的锚定方向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全市科技金融的发展。
此次“科技金融助推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论坛由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主办,唐岛湾金融科创区承办,如是金融研究院协办,政府、企业、资本机构等多方联动、精准发力,旨在打造集多元视角、前瞻视野、开放创新于一体的高端论坛。
对于西海岸来说,这场论坛为何意义非凡?
层次高端:作为今年首场高端论坛,邀请到了科技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中金甲子(北京)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伟等业内重量级专家学者,以主题演讲、高端对话等形式,对标全球优秀案例,共同探讨如何营造科技金融生态,促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
领域专注:围绕“科技金融·智赢未来”主题,论坛聚焦科技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解读,并就青岛西海岸新区在科技金融领域如何用全球化思维创新突破、加快资本集聚、融合创新生态等深入探讨,结合此前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科技+金融”聚力平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等一系列亮点工作,此次论坛也将成为营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良好科技金融氛围的生动注脚。
目标务实:论坛上,诚志股份总部大厦、北交证信招商平台、招商期货青岛分公司、天堂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中天投资青岛科技公司等15个项目签约落户,为青岛国际金融人才驿站、青岛碳中和研究院揭牌……背后正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以科技赋能金融机构升级,以金融助力科技产业发展,推动金融“活水”与科技创新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的真实写照。
“青岛西海岸新区产业基础比较扎实,是过去得以成功的关键,新的发展阶段,更要促进产业的升级,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源结合起来进一步放大。在资本市场改革红利的加持下,我想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创类企业来此。”管清友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通过产业招商、金融招商落户,要始终坚持创新,同时全球化布局,并实现这一目标,发展空间也会更大。我对西海岸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的承载地,一系列国之重任赋予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践行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使命,也为其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动力和活力提供强动能,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青岛西海岸新区也迎来了更广阔的机遇和更重要的使命。
科技界、金融界、企业界跨界融合,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保障。
在吴晓求看来,科技和金融相辅相成,产业的转型、升级、迭代首先需要科技创新。但在技术进步转变成新产业的时候,金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新技术变成新产业之间会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称之为风险,风险超过了单个资本和技术应用人承担的能力,超过了它的边界,如果社会没有一种机制去帮助它去分散风险,孵化成长,新技术、新发明就会更多地变成一种实验室的东西,就很难变成一个新的产业,所以金融科技尤为重要。
如何搭建紧密联系、交流互动、合作共赢的平台,实现三者真正融合?青岛西海岸新区描绘出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为满足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金融需求,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繁、融资贵等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改革创新“互联网+政务公开”模式,推出“青岛西海岸金融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为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搭建融资服务桥梁,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服务。
该平台涵盖银行、保险、地方金融组织各类金融产品,创投风投机构投资信息,集聚区内企业融资需求,汇集新区金融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公益性金融服务。
其中,债权融资服务,汇集新区银行、保险、地方金融组织等全种类金融机构、全链条金融产品、全方位金融服务,展示不同领域投资机构信息,搭建起新区“一站式金融超市”,包括56家银行,信用、抵押、担保等各类信贷产品168款;74家保险机构,航运贸易、科技创新等全领域保险特色产品94款;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等60余家地方金融组织。
股权融资服务,上线只基金,企业用户只需通过线上申报需求,后台精准推送至各基金公司,有效提高金企对接效率。建立金企对接项目专区,为企业提供需求展示渠道。
金融政策汇集,及时、准确、全面公开企业普遍关心关注的政府信息、金融政策,包含金融扶持、双招双引、企业上市、创投风投引进等方面信息。目前已对青岛市支持民企和中小企业发展28条新政、企业上市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涉企政策措施进行公开解读。
金融是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桥梁,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现代金融的保驾护航。
闫浩春表示,青岛西海岸新区对于一些未来发展的产业已经布局得非常清晰,而且战略也比较明确,对于金融机构、企业在落地、合作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和基础。
据了解,青岛西海岸新区引进大数据征信服务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全省首创了政府、银行、征信服务机构、担保公司四方协作、风险共担的新型融资模式,开拓了企业信用融资新渠道。中小微企业经审批通过可获得蕞高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风控良好的征信服务机构、担保公司和诚信经营的贷款企业将获得资金奖励,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中小微企业营造更加优质的融资环境。
2022年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落实全市金融工作部署,率先启动2022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组建了21支“金融管家”团队、28支专业金融辅导队,组织金企对接会58次、解决融资需求68.95亿元,率先发布“一金两贷双保险”系列助企惠民政策,累计发放低成本专属贷款47.99亿元,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强化科技攻关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大力发展科创金融。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金融应用试点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早已走在前列。
2021年初,肩负着建设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创投风投、总部经济等各类资本汇集的枢纽门户的重任,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在西海岸正式成立。自此,青岛西海岸新区全面发起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建设攻势,举全区之力搭建“产业+金融+科技”的一体化发展平台,推动“金融科技”垂直崛起;
2021年4月,14个重点项目在唐岛湾金融科创区推介会上签约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聚焦双招双引平台、医养大健康、产业基金、绿色零碳等重点热门行业;
2021年7月,为进一步深化“政金企”合作,推动金融服务更加贴近实体企业、贴近千家万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印发《“金融管家”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开展金融管家服务试点。青岛开发区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将金融管家作为一个联系服务企业的有效综合平台,深入辖内各主题园区和企业主体进行走访调研,不断拓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023年1月13日,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中,西海岸新区共计发布了200个重点项目、851亿元融资需求信息,2941家工业和科技白名单企业及68家企业74.7亿元融资需求信息……
金融项目加速集聚,科创企业纷纷落户,推进金融科技创新,青岛西海岸新区以金融“活水”赋能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作用持续放大。
特别是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聚焦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大力培育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自贸金融”三大特色,金融要素更加丰富、开放功能更加高端、支持实体更加有力、发展环境更加优越的“大金融”体系加快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对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而言,“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发展已到蓄势待发之时,以更高水平、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去”“请进来”,开拓“科技金融圈”,对话世界未来可期。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