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2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实践④抓招商促投资“点亮”城市产业地图

admin7个月前 (09-27)青岛产业信息39

  抓招商促投资,“点亮”城市产业地图

  今年以来,青岛突出项目招引体制机制创新,聚焦招商工作转型升级,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从首车下线的奇瑞“超级工厂”,到“点亮”量产的京东方;从一期投产、二期开建的青岛光电产业园,到挂牌“国字号”的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今年以来,一批体量大、实力强、韧性足的重点项目相继签约,并以超预期的落地速度加快推进,不断“点亮”城市产业地图。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1至10月份,全市新签约投资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3个、总投资6853亿元;新开工和在建总投资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3062亿元。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3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保持全省头部、计划单列市第二。

  数据中还浓缩了城市产业发展之变。1至10月份,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3%,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3.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项目,突破在招商。今年以来,青岛市聚焦高质量招商引资,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做实“链长”制,不断优化招商环境,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全市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成为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点。

  抓招商就是抓产业、抓发展、抓未来。

  今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精心谋划,明确聚焦24条产业链精准招商,形成“懂产业、懂政策、懂流程、懂经营、懂市场”的产业链招商队伍,开展产业链项目谋划招引。特别是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及雏鹰、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等企业,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全力引进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

  青岛坚持把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市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市级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开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实施“摘星夺旗”季度考核,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落实。

  在今年前10个月新签约投资5亿元以上的193个重点项目中,已注册144个、占比74.6%;注册项目已开工运营86个、占比44.6%。仅在11月,24条重点产业链就“多点开花”,特别是在新兴产业链上“集中火力”。

  11月12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揭牌,这是青岛拥有的第3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平台,也成为集聚全球虚拟现实创新要素的战略平台。11月21日,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点火投产,青岛光电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11月25日,一期投资达81.7亿元的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点亮、量产;当天,总投资70亿元的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研发中心等10个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青岛,涵盖材料、测试等领域;同一日,总投资50亿元的威高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落地青岛,包括青岛威高国际医疗健康产业总部、数字低碳全国总部、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

  青岛光电产业园入园产业项目涵盖光电显示新材料、高端装备研发制造等领域。图为已投产的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研究院及高端装备项目。

  这些项目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能终端、元宇宙等产业“新赛道”,许多龙头企业向青岛投下投资的“信任票”,更看重的是青岛拿出一系列创新打法,打造强承载力的专业园区。这些专业园区与“新赛道”强关联,并整合土地、规划、能耗等资源要素,完善产业发展配套生态体系,开展专业化和产业化招商,推动强相关性的产业项目集聚发展。

  抓好招商引资,既是稳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强后劲的长远之策。

  今年以来,青岛聚焦招商工作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全市重大项目招引,突出招商引资体制和机制创新,打出一系列项目招引“组合拳”,打造城市招商环境“强磁场”。

  明确“时间表”。制定实施《招商引资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制定利用内资、利用外资、招商体系建设三年工作目标,实施突出主导产业招引方向、加快重点项目招引攻坚、高水平利用外资、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招商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五大主要任务,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转型提升。

  完善“路线图”。制定实施《青岛市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的若干措施》,围绕产业项目谋划、招商队伍建设、载体要素保障、统筹机制完善等七大方面制定30条举措,全面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

  找准“突破口”。创新建立项目管理“两办法一规则”,明晰我市重大招商项目认定和分类管理标准;从三大环节推进重大项目部门间协同管理,对大项目签约前进行“双审”、签约后进行“双督”、落地后进行投资“双管”,突出抓好全市重大项目的统筹推进和管理;对符合我市重点产业链规划及所在区市、功能区主导产业规划的重点招商项目实施“首谈首报”备案保护,杜绝区市间不必要的竞争与内耗。

  提升“含金量”。修订境外投资者来青投资奖励政策指引,将外资大项目的奖励标准从2%提升为3%,并完善项目奖励的审核标准和流程。

  提高“精准度”。对市、区(市)和功能区两级的招商引资和产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保留有效实施、且符合提高投入产出效益要求的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政策46项,剔除无效政策、兑现率不高等政策20项。

  推广“好经验”。总结发布招商引资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收集招商引资成功案例,总结出接地气、可复制的20种招商引资模式。包括“一把手”招商、中介招商等以主体为主线的招商模式,“园中园”招商、众创孵化招商等以载体为主线的招商模式,订单招商、资本招商等以要素保障为主线的招商模式,“云上”招商、媒体招商等以渠道创新为主线的招商模式,为全市招商引资人员提供指导。

  好局面是“拼”出来的,不仅拼政策,还要拼韧性、拼“精气神”。在今年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全市各级领导主动出击,顶格推进项目招引。

  市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走出去”招商。自年初开始,青岛确定常态化开展市级领导“走出去”招商,今年1-9月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接待和拜访企业131家,东旭光电、碳一新能源等一批投资50亿元以上制造业大项目顺利落地。同时,为全市28位市领导安排了66个重大项目,由每位市级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调度,协调推进相关项目落地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快项目落地进度。

  区(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外出走访项目。围绕本区市产业发展方向,精准走访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对接优质产业项目,据统计,各区(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前三季度共外出走访企业431家,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走访67家,全市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

  近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由各级领导带队赴海外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的活动日益增多。

  自10月中旬起,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栾新分别带队赴上合组织国家及日本、英国、法国等走访交流,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并释放出青岛诚邀全球跨国公司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

  各区(市)也加紧谋划,加快“走出去”步伐。12月初,市北区派出代表团赴韩国、日本进行招商推介,搭建政府、商协会、企业投资合作策源平台。同期,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驻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办事处相继揭牌,进一步打通与日韩之间沟通对接的桥梁。

  眼下,全市各级正加力冲刺全年招商引资目标,同时提前谋划明年招商工作,聚焦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一批在谈项目正加紧储备、积极跟进,为青岛实体经济向更高层级进阶蓄势蓄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青岛日报2022年12月19日1版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期规划剩余4条线路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工全力推进9个TOD项目开发建设建新线造新城强产业:青岛地铁“三个千亿级”

三期规划剩余4条线路力争上半年全部开工全力推进9个TOD项目开发建设建新线造新城强产业:青岛地铁“三个千亿级”

  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刚过,三年攻坚行动重要领域之一的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吹响了狠抓推进落实的号角。   2月11日,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年工作部署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今年青岛地铁将聚焦“线路建设、TOD开发和轨交产业集群”三个千亿投资目标,立足让更多人工作生活在地铁两侧、匹配城市战略等六大发展愿景,持续深...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与万年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招商引资和开拓市场项目签约仪式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与万年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招商引资和开拓市场项目签约仪式

  消费日报网讯(李海生)为推动功能纺织品及功能纺织新材料的发展,围绕行业发展形势、机遇和挑战,共探企业创新发展之路,12月20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功能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暨2021年中产协功能纺织品分会年会”在江西省万年县召开。在论坛上,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与万年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招商引资和开拓市场项目签约仪式。   论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十年磨一剑打造产城融合活力区

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十年磨一剑打造产城融合活力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十年磨一剑,打造产城融合活力区   2011年,中电光谷从武汉来到青岛,携手青岛西海岸新区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项目。经过10年多的发展,中电光谷青岛产业园目前布局青岛光谷软件园、青岛研创中心...

临空经济“拉杆”起飞!引进投资468亿 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缘何成为产业新磁场

临空经济“拉杆”起飞!引进投资468亿 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缘何成为产业新磁场

  连日来,入驻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国网思极紫光(青岛)云数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发展总监孙祥正忙着筹划开工事宜。“前期我们进行了调研和设计,项目近期将开工建设,预计一年半至两年建设完成。” 孙祥表示。   据悉,国网思极紫光(青岛)云数科技有限公司(云数项目)由国家电网与紫光集团共同出资设立。该项目将在全国规划建设1个云数公司总部、3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内蒙古、张家口、...

丹东振兴区实施产业链招商引来93亿元投资

丹东振兴区实施产业链招商引来93亿元投资

  “强企固链”,推动“老字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链补链”,深度开发“原字号”产业链;“创链建链”,培育壮大“新字号”新兴产业。年初以来,丹东市振兴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走出去、请进来”,产业链招商工作迸发活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7家,达成意向签约项目5个,实际落地项目2个,预计投资总额9.3亿元。   今年以来,振兴区...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立足实际推动精准招商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立足实际推动精准招商

  青岛日报11月14日讯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率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平度市调研工业企业运行及重点项目情况。他强调,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进一步深化“项目落地年”,突出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努力实现争先进位。   调研中,赵豪志先后来到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海信(山东)智能家电产业园、青岛临空...

即墨:提升园区集聚力推动产业集群化

即墨:提升园区集聚力推动产业集群化

  产业园区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即墨区牢牢扭住实体经济这一关键支撑,紧扣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以园区为节点、以企业为支点、以项目为重点,培育了一批助力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产业园;打造了一批配套协作、高效专业的零部件及物流产业园;聚集了一批各具特色、产业协同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呈现三大亮点!市北将举行开放大会聚焦产业招商与对外开放

呈现三大亮点!市北将举行开放大会聚焦产业招商与对外开放

  站在时代发展浪潮之上,青岛在诸多国家战略利好加持下,正迎来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市北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抢抓RCEP机遇,大力发展“四新经济”,锚定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与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历史方位,借助对外开放充沛动能,推动市北全领域高质量发展。   9月27日,市北区将举办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