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发展决心激情干事创业
近几年来,天津、沈阳、大连等地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战略定位高,工作气魄大,发展思路清,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三个城市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高远的境界、开阔的眼界,得益于一流的工作标准、锐意进取的意识和情怀,得益于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和放大自身优势,这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通过学习考察,既看到了与先进城市间的差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更加坚定了加快发展的决心,赶超一流的信心,真抓实干的恒心。不干事没有出路,不发展没有前途。下一步,我们一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对比先进找差距,立足优势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保障。
在全局迅速掀起一轮解放思想、比学赶超的大讨论。对照先进找差距,找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差距,找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差距,找干事创业、真抓实干的差距。通过大讨论,促使全局上下进一步认识差距、发现不足、解放思想、放眼世界,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谋划青岛未来的发展,勇争一流,博采众长,激情创业。通过大讨论,促使全局干部自觉克服得过且过、满足现状的想法,克服怨天尤人、畏难消极的思想,克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观念,克服大而化之、懒惰懈怠的风气,自觉做到埋头苦干、科学巧干、少说多干、真抓实干,为青岛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贡献聪明才智。
青岛东、南与西、北城市环境差距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直制约全市的发展大局。东、南部城区经过多年发展,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而西、北部老城区环境脏乱、交通不畅、建筑破旧,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海底隧道、海湾大桥通车在即,三纵四横交通格局初步显现,这对缩小东与西、南与北的差距,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全市产业布局优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抓住这个机遇,瞄准天津、沈阳、大连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按照七区统筹的思路来发展和完善我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政府主导的大储备运作机制,为逐步改变南北差距和东西失衡的问题,缓解老市区拥挤、饱和的矛盾,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为推进青岛港务局、四方机厂等的外迁和青岛火车站的北移,让上世纪90年代的青岛东部大开发重现,让老城区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提供土地保障和政策支持。通过理顺土地管理体制,改善储备和管理方式,调整完善补偿模式,统一储备管理机构,建立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完善土地大储备工作体制和机制,显著提升我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促使青岛由“镶着金边的抹布”,成为城区南北、东西比翼齐飞、协调发展的“金凤凰”。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个城市想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建设用地空间。在这方面,与兄弟城市相比,青岛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2007年至2010年我市共争取计划指标20.1万亩,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首,目前全市还有12万亩已批未供土地,再加上胶州湾沿岸几十平方公里的盐场用地不受计划指标的约束,因此,我市不存在因土地指标问题影响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情况。我们将深入挖掘和放大这些优势,站在大青岛的高度,搭建招商引资大舞台。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土地供应政策引导,促使各类园区进行功能整合,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打造一流园区,引进一流项目,把各类园区建成创新发展的先行区、高端产业的集聚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促使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瞄准世界级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促使产业升级换代,更多地引进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发展潜力强、创新特征显著的世界500强企业,做到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批产业群体,促进青岛跨越发展。
总之,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行动和成果说话的作风,做到重点保障到位,主动服务到位,为大项目落地、为全市的发展铺平道路,绝不让土地、房产问题成为影响发展的绊脚石,绝不让任何一个区市引进的真项目、好项目,因土地指标问题无法落地,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让社会满意、让群众满意,为努力开创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