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增速中看青岛2022年青岛“发力点”究竟在哪?
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百年青岛恰是风华正茂,迷人的风景赋予青岛青春的底色,现代文化的滋养赋予青岛青春的品味,“电影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赋予青岛青春的气息,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厚植青春的土壤。
如今的青岛,在提供愈加完善的利好政策的前提下,更在提供不断升级的宜居水准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座城市正敞开怀抱,广邀天下英才。
如今的青岛,有繁茂的树、白云、红瓦、晨曦、晚霁;有辽阔的海、飞鸟、梧桐、青松。待得久了,心与山海融在一起,自成一派的精神境界。
在2022年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对2022年的开局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与总结。从全国发展情况来看,“稳”是一以贯之的基调,“进”是着力发展的目标。
各个领域迎来正增长固然可喜,但城市仍需要时刻保持进取之心。要知道城市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更是慢进亦退。拿到数据,更要将其放到大环境里作比较、找位置,这是对开年工作的梳理,更是站在更高的站位上去寻找未来发展的发力点,释放更强的发展动力。
对比一系列领域中的国家增速,能够发现青岛的发展有这些重要数据“跑赢”了国家线。
外贸是青岛的固有优势,2021年,青岛更是以8498.4亿元,32.4%的增长速度,横跨两个千亿元台阶。而岛城的工业发展经历了转型期的磨砺,在强调实体经济的当下呈现出了积极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值得关注。
这种总体平稳、高技术产业持续引领的生态,标志着青岛的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向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不断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具备的高附加值和广阔成长空间,让青岛工业发展有足够的冲劲,在未来能够释放更大的动力。
工业强,是青岛在城市竞速中蕞大的底气。而能在一年初始拉开这样的高位起势,则是去年以来“项目为王”思路的一以贯之。
2月末,山东省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900个重点项目里、有69个落在青岛,总投资共计80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6个),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产业园科创城建设等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高端化工等多个领域。
这个数字体现在工业增加值上是增量,但更重要的是对于产业链变革与发展的拉动。换言之,通过项目实践青岛制造不仅在强其“形”,同时也在固其“本”。
项目的引进,正在激活青岛制造的深层次潜力。而青岛制造的惊喜,还不止于此。
青岛在多重考验下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工业生产增势平稳,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根本动力是创新。只有创新力提上去,才能真正破解“卡脖子”问题,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在日前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中,青岛创新能力榜单前十。
青岛加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企业技术改造水平的提高、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供条件;在成果转化上,青岛也创新“揭榜挂帅”方式,企业“张榜”“出题目”,高校院所“揭榜”作答案,日前发布《2022年青岛市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攻关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踔厉奋发,策马扬鞭。以项目为抓手,以“四新”为杠杆,期待2022年岛城工业稳中求进,以更高的质量持续向前。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