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亩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青岛跨越百年的变革新引擎
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历史交汇点,回望整个2020,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疫情倒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每个城市都在抢抓以科技带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风口。把握“互联网+”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正成为带动青岛跨越百年的变革新引擎。后疫情时代,青岛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正式将工业互联网搬上城市发展的舞台。
现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构成了以大港为龙头、以“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为支撑、以区外载体空间为协同的“1+6+N”的发展布局,全面加快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步伐。如何以创新汇聚要素资源,优选、搭建高新产业的朋友圈、生态圈,让大家看到加速崛起的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这成为市北在这一年着重思考的课题。
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肩负着打造国际一流、市北特色的时尚消费中心和创意产业基地的使命,以自身发展跑出“市北速度”,成为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强支柱之一。
在今年,为积极融入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市北开拓了以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为主导产业生态的全新赛道。
而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聚焦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要求,围绕2020年度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党建引领,紧紧把握“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三个主导方向,梳理新思路、开创新打法、升级新服务,将项目作为打造活力新地标的“杀手锏”,交出了一份优秀的年度成绩单。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在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以千亩园区为抓手,结合创新中心核心区规划,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打法。
3月20日,市北区举办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发布暨项目签约大会,活动现场,市北区发布了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政策,数字科技产业集聚区、青岛汇智产业园等共6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200亿元。
据了解,数字科技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工业赋能板块、数字经济板块、消费新经济板块和青年创新创业板块,依托德兴路29号等都市工业楼宇、科研楼宇和商务办公楼宇,与首创集团合作,将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成功经验在项目中复制、提升;与鹏程实验室合作,打造集开发、测试、对抗、展示等于一体的网络安全产业基地;与深圳电子元件生产企业合作,建设中小试基地。
6月28日上午,市北于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举办青岛工业互联网集聚区项目启动仪式。在参考深圳、东莞等产业园“工业上楼”的优秀案例后,工业互联网集聚区无疑在产城融合探索之路上开辟了一条具有市北特色的路径。
为了将青岛打造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之城,创新资源示范片区承接了市北区嫁接新兴业态,探索消费新模式的职责。立足国际时尚城建设,据了解,在今年,创新资源示范片区引进青岛新都心直播电商基地,涵盖主播孵化、直播间运营、带货选品、仓储发货、物流配送、电商人才培育等全流程生态链,将直播间搬到商业街,成功打通了线上和线下壁垒,为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创新片区还联合城发集团与青岛当地专业跨境电商运营企业合资成立公司,创新打造青岛跨境电商全球购新零售体验中心,以“线下体验中心+线上购物平台”的模式,通过成熟的海外仓和供应链体系,深度整合美妆、个护、网红零食等5000多种商品,有效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形成青岛独有的“跨境贸易+特色消费”名片。
在创新资源示范片区加快千亩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中,产业互联网集聚区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
剖析产业互联网集聚区诞生的起因:市北区计划依托海尔等大型企业集团制造业优势和吸附效应,利用青啤、利群等企业现有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浦软等专业运营公司优势,加快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产业链集聚,重点聚焦发展产业金融、智能制造、工业APP等前沿课题,引导企业广泛参与新型网络设备、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咨询分析等工业互联网核心环节改造,以海尔卡奥斯平台为蓝本,打造特定行业标杆性产业互联网共享平台,探索推进“行业共享、全球通用”的生态圈。
从这一角度来说,市北区需要一个高端产业集聚区,在结合青岛已有的大企业资源的同时,依托总部经济、创新资源来引入更开放、更前沿的产业,进而在城区内形成一张成熟且细致的产业网,进而推动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发展。
发力产业互联网集聚区的建设,旨在加快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产业链集聚,引进产业金融、医药健康、商贸物流、互联网平台、生产性企业总部,打造覆盖山东、辐射全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总部集聚片区。
据产业互联网集聚区专班办公室主任姜静山介绍,作为提振新都心商圈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花大力气打造这个产业互联网集聚区,是希望以独立科技金融生产性服务片区和联合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片区两大核心为驱动,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打造一个以功能区、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园区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新机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总部集聚片区,蕞终完成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依托海尔、青啤、双星等青岛大型企业,产业互联网集聚区正积极以平台思维做乘法,构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以海尔卡奥斯平台为蓝本,打造特定行业标杆性产业互联网共享平台。目前,远洋万和城、浮山后P25地块、龙湖新壹城、海尔大云谷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浦东软件园、小卫星应用研究院、飞天联合产业园等项目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而把握科技创新、医疗康复、新兴工业、航空航天、数字经济、金融商业六大产业,创新资源示范片区将积极发挥工业基础和平台优势,补足缺失产业配置,进而打造成长型、生态型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在今年,青岛提出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作为青岛主城核心区的市北区,一直以来厚植互联网生态,其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也与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新发展“十五大攻势”的背景之下,市北区对标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正式迈入工业互联网时代,由市北打造的产业互联网集聚区正逐渐成为青岛打造新经济业态的蕞佳载体。
将目光聚焦产业互联网集聚区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在今年上半年,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助力青岛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签约浦东软件园、小型卫星应用研究院等项目,海尔大云谷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加快建设,投资14.7亿元的中国钢研“一院一园”项目开工。
更重要的是,从都市型工业的功能上来看,市北打造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可以进一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面对严峻的经济现状,为全市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围绕工业互联网和新基建,为市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起到了补充作用,进而形成更加合理的工业结构体系;此外还增强了城市经济活力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推动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围绕新基建形成的良好产业环境,下一步,市北意向规划街区和都市工业楼宇,为先进制造企业提供研发和小型生产制造的实验基地,并围绕青岛发起的“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积极搭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平台。
显然,把握工业互联网,创新资源示范片区在未来将积极发挥产业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作用,蹄疾步稳迈向城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讯员:田芮溪)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