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签约到设备进场 董家口这个项目仅用时8个月
落地快开工、投产快见效,是项目发挥经济发展压舱石作用的关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聚烯烃成核剂项目就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签约到设备进场,仅用了8个月时间。
蕞近,青岛的聚烯烃成核剂项目正忙着调试设备。他们研发的成核剂不仅能完全替代进口产品,价格还低了30%。为了转化成果,团队去年就签约了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准备建厂。
“说白了,我们是一个拥有先进技术但又缺资金的项目团队,融资不是我们的强项,但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如果我们晚投产一年的线个亿。”青岛南洋聚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强说。
因为资金不到位,项目签约了几个月却无法落地。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刻组织专家展开评估和专题研究。因为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委决定为企业找个“合伙人”。
“管委当时就组织我们国有平台公司参与研究合作,投资1.5亿元用来建设厂房,以租赁的形式提供给项目方使用,实现双赢。”青岛董家口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赵甫顺说。
由于项目生产对厂房有独特需求,为加快进度,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又委派平台公司作为专项服务办公室,统筹推进解决项目建设的所有事项,与此同时,模拟审批程序立即启动。
聚烯烃成核剂项目专项办公室负责人程海告诉记者,工作人员把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各个环节都做好模拟审批,这个模拟审批的结果作为正式审批的依据,这样审批时间就大大缩短两个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