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引进10亿元项目42个!今年莱阳招商引资要这样做……
近年来,莱阳多渠道拓宽招商引资方式,双招双引成果丰硕,五年累计引进过10亿元项目42个,三类500强项目27个,实际使用外资3.2亿美元,引育各类人才1.6万名……在2022年莱阳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这一成果。
优质项目竞相入驻的背后,是莱阳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双莱”一体化发展,着力抓好政策包落地,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各类企业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满意度、认可度也不断攀升。招商引资的成效就是这种认可的有力印证。
近年来,莱阳积极落实“双招双引”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结合莱阳实际,专门出台了莱阳市《关于强化“双招双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激励政策》,明确了用地、投资、配套、人才等三大方面13条具体激励政策,让招商引进的企业能够享受充分的红利。根据项目的投资额度、科技含量、产业带动等具体情况,又建立起“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招引机制,蕞大程度让利于企、让利于民、让利于发展。
同时,实施人才“百千汇莱”工程,举办引才活动30余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49名,据了解,这些人才蕞终都将致力于为本地企业发展助力。
今年,莱阳市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暨能力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吹响了能力作风建设集结号,发出了奋勇争先的动员令。要求抓好“双招双引”这个重点,年内力争引进过10亿元项目20个、三类500强项目12个。
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零跑腿”“蕞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进一步优化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制度,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机制等,2022年莱阳将为招商引进的企业提供多种便利,让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莱阳地处胶东半岛腹地,距离烟台、青岛各100公里,距离威海150公里,蓝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横贯全境,荣潍、龙青、沈海等12条高速公路和国省公路干线在这交汇,莱阳已融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一小时经济圈”,是半岛都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随着G204城区段改建通车运行,文莱高速全线开工,莱海荣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青岛滨海大道至新区连接线城区段绕城改建顺利推进,莱阳半岛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作为老行署驻地,莱阳产业门类齐全,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基础雄厚,拥有3家整车企业,培养了2万多名熟练的产业工人,引进建设了山汽、海尔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目前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9家,龙大肉食、鲁亿通等7家企业成功上市(挂牌)。
莱阳政府与海尔合作时表示:“借助位置优势双方将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集群、双创平台共建、智慧城市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及乡村振兴样板六大领域进行合作,共同推进莱州市新旧动能转换,同时结合莱州实际为莱州赋能。”
今年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莱阳招商引资的突破年。为此,莱阳市政府坚持以投资拉动为重点,在厚植竞争优势上实现新突破,聚力振兴县域经济,持续强化“两大引擎”培育,推动优势产业壮大规模、提升能级,着力招大商、引大资。
一是强化双招双引。大力推行产业招商“链长制”,建立重点对接企业库,实施“点对点”招引,年内引进过10亿元项目20个、三类500强项目12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40亿元。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交通、城建、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才聚梨乡”创新高地,年内引进培育各类人才2500人以上。
二是实施精准帮扶。健全常态化“双帮双促”服务机制,筛选包帮骨干企业42家,“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资源整合等方式,坚守实业、深耕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加速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和传承,打造一支具有莱阳特质、国际视野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